我确信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圆满的夕阳了。现在的夕阳都是块状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在楼体的不同部分留下重重叠叠的影子,当然也有的部分,裸露着有力度的黄色。现在的自己都是站在高处看夕阳,但是我知道在平坦开阔的低处看到的夕阳才是最令人动容和难忘的。
小的时候,我和我妈住在单位分的平房里面,总共只有三层。让人开心的是平房的外面有一大片空地:大人在那里晒衣服,孩子们就在那里躲猫猫,跳橡皮筋。我有的时候会搬着凳子参与他们的游戏,在他们走后我又一个人郑重又虔诚地在那里等待夕阳。我记忆中的夕阳是要把人吞噬的,这种吞噬却让我觉得温暖又优美,我的夕阳有时是一轮圆满的血红,此刻你多半是看不见云的,天空都是温柔的金黄。有云的时候,夕阳看上去也会有点散,此时天空的有些地方也会尤其地亮。每次在面对夕阳的时候,夕阳将我纳入怀中,我也把我的眼眶充满夕阳的颜色。我不知道为什么就会莫名其妙地慢慢安静下来,哪怕之前才跟小伙伴酣畅淋漓地玩过。
当然,当时的我肯定是不会明白的。
我知道我在很久之前就见过它了,或者它也已经遇见过很多个我,遇见我很多次。它是我,是无数的我,而我,无数的我却无法是它。这让我不免在它面前有些卑微了,但是这卑微却神圣又崇高。我也渐渐懂得我在夕阳面前总是变得安静的原因:我深知总有一天,我会放下一切去拥抱它。面对它的时候,我都可以听到遥远的回想,厚重又清晰。我的夕阳就是我啊,就是生命的本来所在,我的夕阳总是告诉我:激情似火是它,一点云彩也是它,圆满是它,斑驳也是它,热烈是它,惆怅也是它,它的所有就是它,我的所有就是我。
我,过着我的生活,展现着人生的多个样子,流逝是体悟,完成是所有。
曾几何时,我经常问大人:我说你觉得我长大之后是什么样的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大人总是回答我说:她相信我可以成为过好自己生活的普通人,生活是最高的的目标。我承认我听完之后我很失望,心想这个标准也太低了,怎么是拼命努力的我所追求的呢,毕竟我觉得我从小跟别人可不一样。现在的我仔细思考:这种造成我错觉的优越感是怎么来的呢?可能原因之一就是成绩单上准确又张扬的名次吧。小时候的孩子在家长每天都是“要好好读书才会有出息”的灌输和强调下又怎么会认识到读书只是生活的其中一种途径了,小的时候都特别迷信“唯一”这个东西,长大的时候才发现以人世间为建构的东西没什么是唯一的。
我就在“唯一”的意念下过着属于我的生活,“唯一”的读书,“唯一”的升学考试,我发现人一旦在自己认定的“唯一”中顺利前行的时候,他总会加深对自己“幸运和不同”的认知。山海之大,万物浩瀚,成长让我们知道这世间有很多的领域和途径,每个领域都有属于自身的风光。成长也告诉我们那条我们曾以为是唯一的路其实有很多人也曾那么觉得,也有很多人那么经过,而且比我们更好。小的时候可爱的地方莫过于将一个阶段的胜利或失落当成对于整个人生趋向的预示,莫过于认为人生就像考试那么简单,但是后来的我们才明白:其实我们要走很长很长的路,长得让我们会忘记曾经的夏天让人留恋;会经历很多,多得让我怀疑我们曾经是赤身裸体而来。
我记得二十几岁,出身社会,总会面对那一排排人名字前面的众多标记,我的手指反复摩挲着纸张,失神地翻来又放下,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有种出生以来都没有面对过的疏离感,陌生感,距离感,卑微感在我面前明确,顺理成章又从容地铺展开来,出生已久,却感觉从未走入,这种感觉把我一点点剥离开来,或许我开始慢慢长大。
后来的我也以标准的大人的方式去生活,也参加饭局,大多数时候自然也是听得多,说的少,不是不想说,而是我的名字前没有那一排排并列的名词,真的无法在觥筹交错间找到资格和底气,原来我就是那种“普通”的人。长大后见过很多这个世界的幸运儿,他们或天赋异禀或家境殷实,幸运者都是可以或多或少不屑于这世界本该如此的人。大多人都觉得幸运者的不屑是正常的,而普通人的不屑就是清高,不合群。当然也有极少数不幸的人,但是面对他们,普通人也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幸运,我想:普通人的普通正是于此。
有一天晚上,雨下得很大,雷声与之相伴。老公出去跟人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回来就把自己的身体摔到床上。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关于以前,关于青春。我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啊,我老公说的模模糊糊的,但是吐字清晰:又高,又瘦,又温柔的。说完之后我笑得很大声:没看出来你要求还挺高啊。笑着笑着不知道为何身体里面迸发出一股浓厚的酸楚感和窒息感,让我透不过气,手背上有水,充满着我的温度。我以理性和毫不苛责的态度去看待人与人愿意去共同生活的原因,我相信他喜欢我,但是他心中的那个“唯一”的青睐和钟情却不是我,到底不是仅仅因为我是我的缘故。我望着在我身边沉沉睡去的那个人,心中的悲伤慢慢得以平复,竟也生出了一份释然感:他是我的身边人,是陪伴我一生的人,我尚且不是他的偏爱和例外,我又有什么资格要求我之于其他人,我之于这个世界呢。
我望着窗外,漆黑显得厚重,明日又是云淡风轻的一天。我渐渐懂得爱你的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爱你。
我在我身上发现平凡的影子,也察觉到这种平凡朝着终究的方向在前进。终究这两个字就是千斤巨石,压的人无力辩驳。曾经的岁月除了云淡风轻之外好像也没其他的出路。云淡风轻,“淡”去了,“轻”放了的一个事实,但是某种心绪却因为沉寂而显得悠远。它其实就像云,是一个不变又稳定的存在。晴天的时候便少一些,是一缕缕的惆怅,是一丝丝的憔悴;雨天的时候便是显形于目的黯淡。人在真正理解一项事物的时候是很少有所谓的“大彻大悟”和“醍醐灌顶”,懂得是一种重逢,所有的记忆和记忆中的意念都在此刻缓慢呈现,答案就是过程。
和小时候在平房的外面看夕阳的小女孩不同,我慢慢长大,从少女变成妇女。跟小时候在彻底的快乐之后去看夕阳不同,现在的我总会刻意地停下来看夕阳,而且次数越来越多。看夕阳的时候心境早已不同。我在什么时候会跑去看夕阳呢?:是少年的我阅读书籍之后,我第一次扣问自己我要一个怎样的未来,要真正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学习上别人千帆竞进,我却沉舟侧畔的时候;是我喜欢一个人很辛苦,想要收捡自己失落的时候;是我曾经低谷,第一次想把“那就这样吧”付诸实践的时候;是我讨厌自身,又无法放弃那个自己的时候,也是我发现我很平凡,想要正视和宽恕的时候。沉思往事立斜阳,我每次都想:我的夕阳真好,青山依旧在,夕阳无限好,人们却只能叹息“几度夕阳红”,我自认为我们相看不厌,它怀着温柔和慈悲在抚慰我,我也虔诚地在它身上汲取它所赐予我的启谕。
我总是问属于我的出口在哪里。一轮之下,我到哪里去找黑塞笔下的只属于那自我的树林?那里山清水秀,鸟声啁啾,舟在那里沉默地等待。而那些有长长名词前缀的人,他们又会是我的方向吗?
每次当我的内心深受折磨的时候,我又怀念起来小时候的“唯一”,坐井观天也有幸福的地方,至少路是清晰的。当然,现在的路也很清晰,只是那不是属于我的路。
当然我也很多次对自己说:其实不怎么明白自己为何让自己陷入所谓的挣扎和纠结,自己到底还有什么不甘心,到底还有什么放不下。火红的夕阳映出影子的时候,很多的声音向我袭来,是年少的执拗,还是后天印证的先天,还是那些无法说服自己的明明白白。这一次闭上眼睛的我听到了夕阳的回答“——自己”。
它知道我其实放不下的就是“自己”,它告诉我要原谅自己,原谅我的脆弱,颓废甚至是有时候的无望,它让我接受它们,接受了才能真正地出发,才可以看见真正的路在哪里。它也告诉我:你的路还很长,还会越过无数次的大山大河,当然还有更多的时候是努力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它说有一天,我总会明白这才是坚强,是捍卫,是完整,是光明。
匍匐于大地的人,最终才会听见大地的声音。
我望着夕阳,我看见一个坐在平地上看夕阳的小女孩转过身跟我点头示意。夕阳落在我的鞋子上,也把余晖照在了我即将要走的路。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我的夕阳再一次拥抱着我,而我也露出了真正的微笑。此时的我仿佛已经进入其中,成为“去棹”。我走在属于我的征途上,阅尽沧桑,惯看春风。但终有一天我会乘帆归来,和我的夕阳再次重逢 ,然后听它对我说一句——“旅途愉快”。
人南北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