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设计史1-06后现代主义设计
Zeiod 2022-07-01

06后现代主义设计(postmodernism)

1972年3月16日下午3点的爆破声拉开了后现代主义的序幕,标志着现代主义的终结(至少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是终结)

Tip:

上个世纪50年代在美国圣路易斯市建造的普鲁蒂-艾戈(Pruitt-Igoe)居住区就是个“臭名昭著的失败案例”。当时的圣路易斯市政府邀请后来设计美国世贸大楼的山琦实建造一批低收入住宅。推崇现代主义设计手法的山琦实否定装饰,运用极简单的工业材料建成了一批高层住宅。从建筑学角度看,普鲁蒂-艾戈社区或许是成功的,至少它获得了1951年美国建筑师论坛“年度最佳高层建筑奖”。但随后入住其中的人们却感到整片建筑毫无情感,生硬冰冷得像个监狱。它很快变成了令人绝望的高犯罪率危险街区。1972年3月,圣路易斯市政府在花费500万美元整治无效之后,联邦政府最终决定拆除普鲁特·艾格,将已成“不宜居住项目”的住宅区全部炸毁。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里,33栋塔楼通过火药爆破的方式被逐一拆除,从此在圣路易斯的城市里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废弃地面,这片区域直到今天还空着。拆除命令下达的时候,小区里只住了600人,比最初设计时期望的10000人相差甚远。普鲁特艾格的衰落变成了一个标志:这不只代表着一个住房项目的失败,也不只代表着这类项目总体上的失败,而是代表着现代主义建筑本身的失败。广为流传的是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思(Charles Jencks)的说法:“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现代主义建筑死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在《建筑评论》的一篇采访中,关于普鲁特艾格,山崎实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这个项目当初还不如不做。”


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现代主义者试图建立一个受科学和普遍真理启发的美好世界,对他们来说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而对后现代主义来说,Less is a Bore少即是乏味。

他们认为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理论参考,来形成我们个人的主观见解。

艺术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来表达自我,

例如毕加索,他根据原有的艺术原则创作了一幅杰作,他的系列作品震惊了艺术界

比如: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还有:

《卡思维勒像》1910

但是这些并没有打动到后现代主义,他们推崇多种方式或是风格的结合。

拼贴,偶然,无序,重复等。都是十分有趣多变的。

后现代主义者想要给大众出难题,迫使大众去质疑。

后现代主义建筑一反建筑的“平淡无奇”,拉斯维加斯长街(长街(The Strip)拉斯维加斯大道,是拉斯维加斯最繁荣的街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各种风格与文化的建筑被异想天开的结合一处。

与其他设计运动一样,后现代也反对不必要的装饰。

但是他们大量借鉴历史部件和装饰拆解重新组合成新事物,现在看来是很愚蠢的。

大众媒体的兴起也恰好帮助了后现代主义传播,世界各地能够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对许多后现代主义者来说可以自由地赋予创造性表达生命力,

后现代主义电影可能让我们或是困惑,或是惊喜,亦或是开心,

后现代主义表演者似乎也让我们不得其解。

我们似乎始终无法足够理解古怪的后现代艺术,

政治上,哲学上,创造性上,

后现代主义运动也已证明自己不可忽视的地位,

就像头巨牛强硬的推动社会,

去质疑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又为什么不是这样的。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