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有不少老旧小区见证了岁月变迁。不过,老小区的 “老态” 也逐渐显现:外墙斑驳脱落、道路坑洼不平、停车难、设施陈旧…… 这些问题可没少让居民们头疼。但今年,昆山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改造行动,8 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总建筑面积 38.98 万平方米,3732 户居民将迎来全新生活,这消息一传开,大伙心里都乐开了花!
率先完成改造的大唐华庄小区,如今焕然一新的模样,让居民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以前走在小区里,抬头就能看到墙面上一块块脱落的墙皮,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里面的水泥,特别影响美观。生锈的铁艺栏杆不仅看着破旧,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可不一样了!崭新的外墙涂料让楼栋穿上了 “新衣”,坚固美观的栏杆替代了锈蚀的旧栏杆,整个小区一下子变得整洁又气派。居民李阿姨开心地说:“现在每次回家,看着这漂亮的楼体,心情都格外舒畅,感觉像住进了新小区!” 而且,这次改造可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小区里的道路重新平整铺设,还新增了不少休闲设施和绿化景观,大家下楼遛弯、锻炼身体都有了好去处,生活品质直线上升!
除了大唐华庄,夏驾园华苑小区的改造也进入了收尾阶段,同样亮点满满。这次改造全程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项目团队挨家挨户走访,开了一场又一场居民意见征询会,就是为了把改造做到大家心坎上。屋面翻新和外墙整修可是解决了居民们多年的 “心病”。以前一到下雨天,顶楼住户家里就容易漏水,墙面被泡得发潮、起皮,冬天屋里还特别冷。现在,全新的屋面防水工程,不仅杜绝了漏水问题,还能让冬季室内温度平均提高 3 至 5℃。沥青道路铺设、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也让小区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以前一到暴雨天,小区里污水横流,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现在雨水、污水各走各的道,再也不用担心 “趟河” 出门了,居住舒适度大大提升。
昆山的老旧小区改造,可不只是修修补补,还充满了 “智慧” 和 “绿色” 元素。在改造后的小区里,智能停车系统成了居民们的 “贴心小助手”。以前下班回家找车位,就像一场 “艰苦的战斗”,绕着小区转好几圈都找不到空位,有时候还因为停车问题闹矛盾。现在有了智能停车 “导航”,手机上就能查看剩余车位,跟着指引轻松停车,还能实现 “有位可停、有桩可充、有网可查”,新能源车车主也不用为充电犯愁了。同时,小区还安装了智能门禁、高清监控等设备,陌生人进出都有记录,安全感直接拉满,住得更安心了。
说到 “绿色”,施工单位在改造过程中引入了 “海绵城市” 理念,建起了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这些设施就像一个个 “超级海绵”,下雨的时候能把雨水储存起来,不仅解决了小区积水问题,还能用来浇灌花草树木,既环保又实用。以前每到雨季,小区里的低洼路段就会积水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很多不便。现在有了这些 “海绵城市” 元素,小区就像会 “呼吸” 一样,轻松应对降雨,环境也变得更加生态宜居。
为了让改造更贴合居民的实际需求,昆山建立了 “群众点单、邻里商议、专业改造” 的工作机制。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踏勘、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收集大家的意见。从单元门的款式选择,到楼道里扶手的高度设置;从公共区域休闲座椅的摆放位置,到快递柜的安装数量,每一个细节都充分考虑居民的想法。就像一位参与意见征询的居民说的:“这次改造,我们居民也能‘执笔’,感觉特别有参与感,以后住着肯定更舒心!”
在改造过程中,昆山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在住宅楼出入口设置了平缓的无障碍坡道,方便坐轮椅的居民自由出入;单元门换成了自动感应门,力气小的老人开门也不费劲;楼道里安装了明亮的感应灯和结实的扶手,晚上上下楼再也不用担心摔倒。这些贴心的改造,让小区里的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目前,昆山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还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加快项目进度,就盼着能早点把这份 “幸福答卷” 交到居民手中。想象一下,不久的将来,一个个老旧小区都实现华丽蜕变,环境美、设施全、生活便利,邻里之间的感情也更加融洽,这样的美好生活谁能不期待?
来源:https://kunshan.tiancebbs.cn/news/4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