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版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几年,我很清楚,写作与出版是一段焦虑、彷徨、未知的路。最近几年,尤其如此。对于新人作者,特别是纯文学、小说的写作者,出版属于自己的书,实在过于困难。
中国的书号制度使出版社与出版公司都要进行经济上的考量,书号成本一路攀升,发行折扣则不断走低,留给作者的版税空间和出版社的利润寥寥无几。而且,纯文学及小说的销量往往很惨淡,而且还在逐年下滑。除去一些偶然“出圈”的作品,销量一两千、几百,甚至更少的是大多数。
这就使出版社与出版公司对文学、小说类新人作者敬而远之。很多作者抱着“内容价值不再是第一位,销量(即流量)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心态,那么书籍出版出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许多九零后乃至零零后作者都已崭露头角,可中国,却有太多优秀的新人作者,苦寻出版的道路。
虽然市场的规律如此,但出版的初衷,以及大多出版人最初的心愿,却并不一定要与市场妥协,他们的梦想是挖掘优秀的作者,出版优质的作品,即使其并不具有太高的市场价值。
这条道路筚路蓝缕,但必须有人走。
今天,我们愿意试一下。我们暂时不考虑未来的市场有多大,能卖几本,我们只考虑内容好不好,有没有打动人的闪光点,有没有让我们眼前一亮。有兴趣的朋友可与我联系,我们想为华语文学的未来,尽一份心力。当然,我们也可以只是聊聊。我会以有限的经验,告诉你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