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养了十几年的花园,虽然不是特别精致,但基本上属于自然生长的。
2002年,我搬到这里,机缘巧合下造了这个花园。搬来这里之后,我开始种花。花不仅种在露台,也种在楼下的阳台、客厅。所以,我们家的植物都有些年头了。
昙花在女儿没有出生之前就开始养,现在这棵昙花已经特别大了,每年昙花花开时节,我女儿就特别兴奋,她喜欢昙花的清香,会把花开的画面拍下来。昙花可以煲汤、煲糖水,她每年都要煲糖水喝。
我觉得植物看似没有情感,但是谁知道呢?它也可能有情感——它很开心,所以绽放了,似乎在告诉我,“谢谢你,我很开心”。
植物也是我跟女儿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女儿出生以后,我觉得要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所以从她小时候起一直带她出去徒步,去抓虫子。
我们不出去徒步的时候,就在阳台上看花、看小苗怎么长大。比如说露台上的枇杷树,大概是她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就是她吃了枇杷以后种在土里的。后来枇杷树开花结果了,长到现在。我觉得这是植物给我很大的惊喜。
现在这棵枇杷树叶子落光了。主要因为2020年冬天特别冷,它可能受了伤,叶子掉了很多,但是去年,它枝头上还是结了果实,女儿说:“我们今年的枇杷留给鸟吃吧。我们可以去市场买枇杷,鸟没有地方买,只能啄我们家的枇杷了。”
三角梅大概也长了3年,每年都开很多花。一开始无论我怎么养它就是不开花,就很着急。后来我请教了一些朋友,他们说要“虐”它。什么叫虐,就是不能一直浇水,而是等叶子耷拉下来之后再浇点水,它要吸水,就开花了。这个花就是这样“虐”出来的。
2020年冬天很冷,我没有把它搬进房间,它非常干枯。朋友到我们家玩,劝我扔掉它,我觉得再等一等,看看它是不是真的死了。在去年5月初的时候,我发现它长了个小芽。虽然等它开花可能要很长时间。但是我觉得这不就是养花的乐趣吗?我养花的初衷,就是看生命如何从弱小变得更强壮。
养三角梅的过程,也让我意识到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孩子亦是如此。用同一种方式养植物和养孩子一定是失败的。我们家孩子是活跃的、运动型的。如果我一定要让她变文静、淑女,她不开心,也长不好。
孩子要经过自己的认知,不断试错,才能走到正确的路上。就像我经历了很多失败,才把昙花养到一年可以开四次,也是大自然给我的惊喜。
【后记】
无论是屋顶还是露台,花园建造哪里、有多大,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与花和叶打交道的日子,那些琐碎却又美好的时光不仅让自己得以喘息,更打败了生活中的虚无与无意义感,或许这就是拥有花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