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稻橙文化:为摄影人“记疫”图片提供传播平台

2022年3到4月份,大多数身在上海的人们,受奥密克戎疫情的影响,响应政策开始居家不出,在这段日子里,不同的人呈现出不同的生活状态。稻橙文化旗下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一直关注着摄影人居家的生态状态,并主动联络摄影人,发布摄影人的日常,也许正因验证了那句“艺术可以点亮生活”,广大摄影人以摄影为载体,将疫情中的生活过得一样丰富多彩,正能量十足。截至4月底,我们先后编发推出6期“疫情下的摄影人”微信文章,广大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正能量”“一股清流”“难得”“学习了”……。

摄影人周志伟、夏云鹏、陈捷、汤啸天、李晓宇、郭成炎、施惠丽、张坦、孙孝明等老师都是以社区志愿者身份,参加到这场抗疫防疫的工作中,一边为社区百姓提供最后一公理物资运送、核酸检测维护等服务工作,一边利用偶尔的空闲,拿出手机或相机及时记录下疫情中各个工作与生活的场景,当把照片送给居民或身边的大白时,大家都非常感动。

摄影人陈捷老师,在为来自宁夏的货车司机拍照后,微信发给对方并表示“辛苦司机师傅,感谢你们这么遥远的物资”,师傅回复“都是中国人,不必感谢”,令人感动。

摄影人郭成炎,作为上海众多志愿者当中的老外志愿者,以正能量的传递,先后被东方网、中新网、澎湃新闻、光明日报采方报道,

汤啸天老师在做志愿者的同时,还利用其上海政法大学教授的身份,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张坦老师更是制作了小区的防疫工作手册……


由于没有打第三针疫情不能申请做志愿者,摄影人丁文安、杨青、赵进、许捷、曹家海、厉凌、王志强、屠文杰、杜存国、赵铭、马伟勤等人,在下楼做核酸时,掏出相机、手机随时记录的同时,要么是居家整理往日创作的作品,要么在自家小院里拍摄花花草草,要么是记录自己或身边人的日常、要么是报个网课学习、要么是潜心研究菜谱及拍摄……大家都没有任何抱怨,有的只是如何让日子更加丰富和充实。

我们一直说,有点爱好的人才是有趣的人,其实,有一项爱好,也可以让足不出户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也希望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的对于摄影人记疫生活的介绍,传递摄影人的正能量,也以这些瞬间的定格、记录和传播,触动更多人内心的温柔与温暖。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