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是35岁生日,25岁的时候,想到自己皮肤开始衰老了,买了第一瓶昂贵的化妆品,35岁,第一反应竟然是不能考公务员了。
每次生日、过年,都要做一次自我复盘,最近看到一句话,感触很深,想作为这次复盘的主题:
追求平衡本质是贪心,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占。生活更多是取舍,且是阶段性取舍。认清这一点,你才能更好地前行。
忘了是哪里看到的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30岁之后,可能比较遗憾的就是工作上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的。
但是这一切都是自己取舍的结果。
4年前,领导的确找我谈话,问过我的职业意向,当时我母亲身体不适,儿子还小,丈夫也面临着岗位调动。我考虑再三,想想还是选择留在原地。
虽然有时候后悔过,总想着要是当时选择进步,是不是也不像想象的那样顾不了家。
但是清醒之后,答案是的确是没法做到两头兼顾的。一个普通人,只有取舍,只有干,没有别的选择。选择家庭,收获亲子陪伴、家庭和睦,但事业可能会止步不前;选择事业,忙碌,自我提升,但是家庭可能会支离破碎。
并且,仔细想想,我为什么要遗憾呢,我希望事业给我的,是自我认知和能力的提升,人际关系的拓展。事实上,我并没有丢弃这些。
网络时代,视野拓展和能力提升的途径在不断变多,可以通过上网课,听播客,大量阅读……
工作上的人际大多虚无缥缈,应酬很多都是逢场作戏。E人的人设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利益的博弈,有高质量的朋友,才有真实而真诚的信息共享。
一位崇敬的领导送给我过一段话:
组织给,要;组织不给,就放平心态,继续努力。
是的,毕竟现在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普通人根本躺不平。
既然认清这个事实,那就继续努力地工作和生活,专注自己,努力自律和提升自己。当机会来临,就努力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