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离开人才培养,国家社会都不会进步。
我们要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真正了解人才的需求,在满足物质保障的同时,给与一定的精神保障。营造一种轻松的工作氛围,搭建出更多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软环境,为人才安心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这样,在好政策的指引下,不仅能引进更多的人才,也会留住更多的骨干,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所谓识别人才,就是在引进某一方面人才时,要方位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等,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优势和长处,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用好人才,让人才充分展示才华,使人才能够才尽其用。
我们要重视人才工作,这样国家才能稳定持续发展,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强化人力资源意识。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要以促进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为目标,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才,确立多元化的人才标准,把德、智、能等因素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人才综合评价标准。
营造人才服务环境。要着力营造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多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和使用办法,切实加强宣传,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和帮助他们创业。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纠正重学历、重学历、轻能力、轻绩效的倾向。建立适当的淘汰机制,建立灵活有效的人事绩效考核档案,打破人才管理终身制。
加强人才教育培训。要树立促进能力提高的教育培训理念,重视发展教育培训,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培养。同时,注重差异性、专业性和灵活性,采取集中学习、外出学习经验、内部交流等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的学习,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