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在你的心中种一颗树
魏兆凯 2022-07-13

我的妻叔走了,他含着笑毫无遗憾的走了,因为对他来说,能活到现在,就已是个生命奇迹。

我的妻叔叫沈克增,1953年从部队转业到江苏省昆山火车站派出所工作。30年前,正当他雄心勃勃地走上铁路派出所所长岗位的时候,却被检查出患了喉癌。无奈之下,他只得提前办了退休。在保守治疗几年后,医生告知他必须动手术,否则癌细胞要扩散。手术做得很不顺,伤口四周溃烂,缝合极其困难,医生几次下了病危通知书。但他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身体恢复很快,因为他生命力极强,食欲又好,有时一餐能吃一只老母鸡。

出院后的妻叔,身体结构已发生了变化,原先完好的脖颈上多了个圆孔,圆孔上安了个不锈钢圆圈,这是他今后的呼吸通道,而两个鼻孔已成了聋子的耳朵了。这对于我们正常的人来说,是很难感受到他的痛苦的,鼻子失去嗅觉,闻不到任何人间香味,脖子的圆孔里不断的流出痰溢,每天要用棉签掏无数次。但妻叔仍很乐观,他还开玩笑说:这样蛮好,万一遇上歹徒入室抢劫,他用手捂住我的鼻子,我

就装死,他们一走,我又活了,歹徒怎么会想到我的鼻子是不通气的呢?

妻叔不仅乐观,而且毅力特惊人。一般喉癌手术后基本上不能说话了,因为人说话是离不开喉咙的,主要靠喉咙声带的震动,有时候会用到鼻腔、胸腔的共鸣而发出声音的。而妻叔在手术时已经进行全喉切除,也没有做发音重建手术,仅利用其喉部残留的粘膜以及颈部残留颈膜,经过几年的反反复复的顽强练习,居然能开口说话了,虽然声音嘶哑,但吐字清楚,完全能和人交流谈心。为此,上海铁路医院的医生还请他去讲课,还把他的讲稿印发给医院同样患喉癌的病人。

妻叔是个热爱生活和极具顽强生命力的人。他是离休干部,但住房并不宽裕,三四十平米的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向西靠近马路的露台上种了几十盘花,有草本的,也有木本的,还有肉质仙人掌、仙人球类的,一年四季都有花开。他每天都在侍弄这些花草,露台的角落里摆放着好几个缸坛子,里面沤制的有荤肥,有素肥,可以去浇不同的花草。向东的阳台上挂着几个鸟笼子,养着几只鹦鹉和八哥。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妻叔将鸟笼子挂到西面露台上,可真是鸟语花香啊。

后来因城市改造要拆迁,妻叔在另一个小区买了一套底楼带院子的二手房,这下妻叔可有用武之地啦,二三十平米的院子里很快就摆满了花花草草。妻叔常说,养鸟种花不仅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我是把花草看作我的第二生命的,我每天看着它们,我就会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我看到这些花草,我就会觉得世界是可爱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珍贵的,花儿为什么这么鲜艳,小草为什么这么青翠,这都是生命的力量! 当然,妻叔就是个极其普通的人,文化也不高,他说的这些话,是经过我加工的,但他说话的意思确实是这样的。

     我们平时看到的更多的是他那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虽已年届八十,但很多想法和行动就像年轻人。他平时好动,一时不停,整天在院子里忙乎。花坛里的土他亲自到外面去挖,一筐一筐往院子里搬。院子里的花盆也是不断地挪动位置,今天你看到的那盆茶花摆在地上,明天却发现已经放在花架上。他有许多计划和安排,为防止夏天太阳的暴晒,他在院子搭建活动防晒架,有太阳时拉上,没太阳时收起,灵活自如。为防院子积水,他买了水泥和沙石,将院子地面抬高。这些往往是年轻人干的活,他都要亲自做,还不让别人插手。他根本不觉得自己老了,还总以为会活很多年。

       有一次我们请妻叔吃饭,他看到我家的露台上有一颗橘子树,结满了橘子,他赞叹不已。回去后他立马到花鸟市场买了一颗橘树苗,精心的栽在院子的花坛里,我们看到后,嘴上不好明说,心里还是有疑虑:叔叔啊,你能看到橘子长大结果吗?谁知道经过他几年精心的培养和浇灌,这颗橘树居然枝叶繁盛,硕果累累了。我不免为我以前的想法感到羞愧,没想到生命的力量如此强大,生命的奇迹如此奥妙。后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妻叔能够活到现在,而且越发焕发出生命的光辉,为什么妻叔的花草树种的这么好,长得这么旺盛,原来在妻叔心里早种了一颗树,种了一棵生命之树。歌德说过:生命之树常绿。妻叔就是靠这棵树一次次战胜了病魔,赶跑了死神;就是靠这棵树,妻叔每天对生活充满希望,活着就是幸福,明天会更美好;就是靠这棵树,妻叔的身体时时充满活力,他虽不断劳作,但从不觉得疲劳,甚至不觉得衰老。

   妻叔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们永远怀念他。我们也要像他那样活着,也要在自己的心中种 一棵树。

      朋友,请在你的心中也种一棵树吧,让你的心灵从此多了绿荫,让这颗树给你幸福和期许!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