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保定参观:直隶总督署

     保定市城市原点位于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门前广场(其经纬度为:东经115°20′20″,北纬38°51′29″)。

       总督署不仅见证了古城保定的辉煌历史和近代中国发展足迹,也将见证保定未来美好的明天。所以城市原点选址于此,是因为作为保定市最具代表的历史文化古迹。

       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是中国一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直到1909年清朝末代皇帝逊位才废止。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

        直隶,因其直接隶属京师而得名。清王朝问鼎中原后承袭明制,在全国继续推行行省制度,地处京师附近的北直隶被改为"直隶省"。清初所设置的直隶省,至光绪年间,其辖区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明代临时性的军事官职"总督",逐渐成为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乾隆年间督抚制度日趋成熟后,直隶总督因直隶省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

         直隶总督权重位显,集军事、行政、盐务、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其权利已大大超过直隶省范围。因直隶地处京歌,拱卫京师,稍有动乱,便会危及朝廷,故直隶总督一衔非重臣莫属。

        直隶总督署的建筑布局,既承袭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同时又受到了明清北京皇家宫殿建筑布局乃至民居建筑规制的影响。整座直隶总督衙署建筑座北朝南,东西宽134.4m(合清制42丈),南北纵深约224m,共占地三万余平米,其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中路至今保存完好,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五进院落,配以左右厢房耳房,均为小式硬山建筑。

           李鸿章在任总督期间,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俄条约》、《辛丑条约》,指挥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900年,英、法、德、意四国联军人侵保定,但直隶总督李鸿章却在外地训令要“以礼相待”联军,于是侵略军便大肆烧杀抢掠。11月6日,以英少将盖司礼为首的侵略军将校端坐在总督署大堂正中,将直隶护理总督廷雍等人五花大绑,在大堂跪审,并推出斩杀。这是在保定直隶总督署历史上的惟一一次“庭审”,留下了奇耻大辱,也是落后必然挨打的惨痛教训。

        李鸿章的得力干将袁世凯,任督十余年,靠编练新军起家,后成为窃国大盗。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区内拥有众多名胜: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狼牙山、白洋淀、冀中冉庄地道战遗址、古莲花池等。保定市高等院校众多,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 等著名高校。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