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行动心理学》- 毛晓磊著 (内容节选)
铃儿叮当 2024-08-15

        一、潜能意识: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很多时候,你总能听到有人抱怨“人才被社会埋没了”,但是仔细思考,却是人才自己缺乏信心和勇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埋没!许多情况下,你需要给自己一些外在的刺激,适当地给自己某些特殊的有益的鼓励,让自己对事业多一份信心、多一些勇气、多一些胆略和毅力,使自己的潜能从休眠状态下苏醒,发挥无穷的力量,创造成功。当然,发挥潜力,需要抓住机遇;当机立断,需要有的放矢、躬身实践。

       二、巴纳姆效应:尽可能地保持冷静和客观

        巴纳姆效应是指人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人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暗示,往往以外在的标准去判断和衡量自己,因此常常导致对自身的认识不准确。巴纳姆效应也告诉人们,人难有自知之明。所以有很多人经常看不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他们常常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或人生道路,甚至在选择朋友与伴侣时也要走很多弯路。人们要学会用辩证的方式来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世界上既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完人,也不存在完全一无是处的人。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自身有深刻的了解,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软肋、什么是自身的长处,这样才能够扬长避短,在强势之处主动出击,对弱势之处加强保护,并且尽可能地保持冷静和客观。既不要一味地自我膨胀,也不要过分地自轻自贱。在面对别人的评价时,也要理性分析,既不要盲目听从,也不要一味排斥,要积极地吸收和借鉴那些对我们来说客观有用到指导,有效地甄别和过滤那些不负责任的猜测与妄断。

       马克思说,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人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有人说,自信是“他信”的前提。的确,你自己都没底气,别人凭什么相信你呢?请自信地做人,自信地做事,自信地说话,自信地追求并坚守,千万别轻易地怀疑自己。

       三、角色意识:定好位才能发挥你的特长

       每个人都要有与位置相符的能力,要给自己的能力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且调整自己、锻炼能力,不辍耕耘。

      四、“小处着眼”的思维:发现你所拥有的珍贵资源

      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把自己看扁了,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更看不到自己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因为没有自信,缺乏挑战的勇气,不敢迈步向前。不要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你需要在两个方面保持清醒:第一,不要把自己和其他人都拥有的不当一回事,不要只把与众不同的专长当成自己的亮点;第二,不要因为自己在一些方面有缺陷不足,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其他亮点。遵守时间,工作踏实,对人友善,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等,这些就是你的优点,甚至年轻,身体健康,有一项专长,有某种经验,坚韧有底线,这都是优点,不会因为别人也有这些,就不是你的优点。   

       五、实践思维:推开成功的大门,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努力地行动,就会发现成功之门都是虚掩着的。关键是要去尝试,去实践,耐心地朝自己的目标奋斗。

      六、逆境定理:每种逆境都蕴有成功的种子

      心存信念、勇敢地站起来,再试一次。

      七、压力管理:把烦人的压力,变成积极的动力

       压力太大,容易让人一蹶不振;压力太小,容易让人滋生惰性。适度的压力,不仅能让人保持清醒和活力,还能让人产生自我认同的心理。它让你不畏惧困难,懂得思考如何进入新的局面、如何打破旧的格局,甚至让你萌发自信和勇气。遭遇压力时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赶紧跳出来,分析自己的压力来源,思考如何将它转变成有效的动力。不因压力而放弃既定的目标,是收获成功的因素之一。

    八、开窗心态:关上“悲观”的门后,总有一扇“乐观”的窗会打开

    乐观的人遇到挫折,总会把它变为一种转折。而乐观并不等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意味着否认问题的存在,或逃避直面痛苦的责任。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面对挑战的态度。乐观可以使我们看到:未来是有希望的,也是可以去争取的,它促使我们说“我能”,而不是“我不能”。它让我们看到一只半满的杯子,而不是半空的杯子。很多人总是急于判断一件事到底是好还是坏。于是,迫不及待地想采取措施,试图挽救局面,然而,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九、逆境商数:学会在逆境中“蹦极”

       一个人逆境商数越高,越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办法,因为能不屈不挠、越挫越勇,而终究表现卓越。相反,逆境商数低的人,则会感到沮丧、迷失、处处抱怨、缺乏创意而往往半途而废、自暴自弃,终究一事无成。

      十、目标赋予动力

       成功者都会为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全力以赴、竭尽所能。任何一个伟大的或成功的人物,都是以一项具体而明确的目标作为奋斗的基础。而模糊不清的目标是成功的阻碍。

      首先要有一个清晰且长期的目标,然后再分割成一个个小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目标。把每个大目标分成无数个你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当你实现了每个小目标,认认真真做好了每一件事,大目标也就离你不远了。

       十一、高达90%的行为,出自习惯的支配

       十二、养成每天读书10分钟的习惯

       如果每天记10个英语单词,一年下来就是3600多个;如果每天多掌握一个技术方面的小问题,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掌握大量的技术知识。积累的关键在于坚持,做个有心人,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个人若想超越狭小的视野,修正自己做事的心态,提升自己做事的能力,就必须重视用知识武装自己。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十三、拖延是生命的窃贼/合理分解拖延带来的压力

       十四、别让优柔寡断害了你

        一旦有了决断,就要迅速行动,毫不犹豫地去做。再聪明的人,也要有积极的行动。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十五、谋定而后动,问题越多越要冷静

       在任何处境下都保持从容理性的风度。心存制约,遇事三思,留有余地。

       十六、创造力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当一个人处于一种难以解脱的困境,或者是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要善于从原有的思维中跳出来,换一个角度或者是思维重新去考虑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因为只有你的思维变了,你才能迎来新的曙光。以小事为突破口、在细节处下功夫,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做足文章,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十七、记得你所做过的那些蠢事,别再做第二次

        吃一堑长一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应该从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中得出经验教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