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说,最近从萨满教了解到一种信念:
人生的所有苦难,都是在出生之前就自己同意过了的;而那些带来苦难的人,也是在出生前就同意过要带给他人痛苦。受难方和施难方,都能从自己的行为中有所得。
A说,突然就对自己过去的遭遇释然了。
我问,那现在呢?要同意别的事情吗?
A很开心地点点头,说,要重新去选择。
A从萨满信仰中的收获,以现代心理学观点总结: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认识到我们当下的际遇都是由自己过去的言行带来的结果;而对当下不满意时,我们随时可以重新去选择,为自己创造别的际遇。
B说,刚从算命大师处回来:
开年算运,批语不太好,会遭遇很多挫折。B获得结果后闷闷不乐,大师恨铁不成钢,教训说:可以想办法化解呀——这只是你现在的运势,可以想各种办法去改变,比如过几天给你做法、点上各种运势的蜡烛、管住自己少和人发生争执、减少高风险投资,又不是说命算出来就不能变了。
B很开心说,我把能做的都做了,肯定可以好起来。
我问,如果还是有坏事情发生呢?
B愣了一下,然后说,那肯定是实在化解不掉的,没有办法,反正更大的祸已经化解了。
B从算命大师处的收获,以现代心理学观点总结:为自己的人生尽自己能做到的最大努力,灵活选择不同的渠道、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应对环境变化,来规避风险、创造机遇;当无能为力时,接纳现实的不如意和自己的能力上限。
C拉我陪着去祈福。
我随随便便点上几只最小的油灯,看着温暖可爱。
C问,你不许愿吗?我答,敬而不求。
C让我解释。其实很简单,我只求我自己。自己的琐事,不敢劳神鬼帮我实现。
C听懂了,想了一下,说,我每年祈福许愿,就在神面前列个清单,这样可以督促我自己完成。
C从祈福许愿中的收获,以现代心理学观点总结:当我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一个期望或预言,会促使我们向着实现期望的方向去推进各种事项、使外周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的效应,亦即期望效应,也叫做自证预言。
这两年C常常跟我一起到各种小庙小庵找和尚道士喝茶。某次向我感叹,说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感觉拜佛和心理咨询差不多。
哪有什么高深的“为什么”。现代心理学是一种基于现代认知学的信仰。而在现代心理学之前,宗教信仰已存续整个人类史。
心理学对生命和各种关系做出一种解读;宗教对生命和各种关系也做出解读。生命和各种关系是恒定的客观存在。不管用哪种方法,桌子就是桌子、椅子就是椅子,答案都大差不差。
万道归一。核心本质,随便用什么渠道去解读,都是不变的。
图|Bigm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