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百果园上市成功,大众“水果自由”的夙愿还可能实现吗?
银箭财经 2023-01-18
1月16日,第四次冲击IPO的百果园终于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2411.HK。此次IPO,百果园以5.60港元/股的发行价在全球发售7894.75万股。

或是由于“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的珠玉在前,百果园上市首日涨幅超16%,市值也突破了百亿港元。然而此后两天百果园的股价有所回落,市值也跌破了百亿港元,此后股价走向如何,仍有待观察。

整体上,百果园上市后的表现中规中矩,虽没有破发,但也没有取得太过亮眼的成就。相对于百果园登陆港交所,反而是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上市仪式活动上发表的《天下公器为天下》的讲话更引人注目。

按照余惠勇的说法,上市后的百果园可以称之为“公器”,要为天下谋利。并且详细地阐述了“天下”的范围,顾客、员工、加盟商、供应商、社会、股东和投资人皆为天下。

且不谈余惠勇将百果园与“天下公器”挂钩是否欠妥,以及上市之后是否能真正的带上“紧箍咒”为天下,结合其上市之前的表现,百果园所谓的为“天下”谋利似乎就有不小的争议。

一、余惠勇“为天下”的背后:品控成“谜”,“放贷”有“利”?

余惠勇《天下公器为天下》的发现中表示:“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既然是公众公司,它就应该是公器,而非个人的私器,既然是天下公器,就应该为天下,上市公司要为天下谋利,而非谋一己私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就是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仅从“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句定调就足以看出余惠勇为天下的决心之大,然而但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并不会随着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铁心铁意是好事,但重点还是看是否会真正落实,尤其是上市企业要权衡各方面的利弊,是否真正做到了为天下,并非自己就可以单方面定性的。

就拿余惠勇所说的“为顾客即为天下”举例,站在余惠勇的立场上,百果园始终在坚持“让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这一伟大使命,坚持为顾客提供“好吃”这一核心价值。但在真正落实时,似乎却出现了不少幺蛾子。

其中最典型的当数品控问题,百果园售卖变质发霉水果、鱼目混珠、缺斤少两的争议并不少,虽然部分事件被曝光并核实后百果园大都发布了道歉声明,并保证会在严查涉事门店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杜绝此后类似事件的再发生,但此类事件仍然层出不穷。

此类争议下,消费者是否认为自己得到了百果园为其谋的利我们不得而知,但值得肯定的是,高价购买百果园产品的“踩雷”消费者们,或许并不觉得物有所值。

除了消费者外,对百果园所谓的为“自己”谋利有争议的可能还包括加盟商们。

按照余惠勇的说法,选择了加盟发展道路的百果园,与加盟商结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路线,永远追求加盟商满意,确保绝大多数加盟商能持续稳定地赚钱。

招股书数据显示,成立于2001年的百果园,在近三年加快了门店扩张速度,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3540家迅速增长至2022上半年的5613家。其中5594家为加盟店,仅19家为自营门店。2019—2022年上半年,百果园来自直接管理的加盟门店的收入,占到了年总收入的87.9%、84.6%、81.3%以及80.3%。此外,百果园还从加盟门店获得特许权使用费及特许经营收入,同期年收入均在1亿元左右,且毛利率100%。

以此来看,百果园与加盟商确实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令人疑惑的是,在招股书中百果园却表示“我们的加盟商独立管理业务,自行负责各自门店的日常运营。因此,我们加盟门店的成功及品质最终取决于该等加盟商自身。”这一表述不免让人质疑百果园有推脱责任给加盟商的嫌疑。

诚然,因为加盟商自身的原因导致品牌形象受损,自负盈亏的加盟商被罚钱和关店整改是理所应当,但百果园作为品牌方,“下属”加盟商出错自身也有监管失职、督导体系不完善的嫌疑。

尤其是近几年,百果园为了快速扩张主动放低了对加盟商的资质审核。2019年之后,百果园不再要求非加盟商、加盟门店店长、员工以及前员工才能加盟百果园,对外也放开招募新加盟商。换言之,对百果园了解程度不深的外人也有可能开百果园门店。

并且对于资金不足的部分加盟商,百果园还直接向其推出了“有息贷款”服务,仅在2021年的,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就有2112万元。这一收入相比百果园同期的102.89亿元营收确实微不足道,但2021年百果园的净利润也仅有2.26亿元。

放宽了对加盟商的资质审核,同时也在“放贷”中收获不小的百果园,在命运共同体的加盟商出错时或许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不应该在招股书和道歉声明中,特意提及“加盟商”三个大字。

整体加盟商是否都承百果园给饭碗和给贷款的情,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按照余惠勇的说法,在百果园上市仪式活动的前一晚,一个曾抱怨非常多的加盟商给余惠勇发了一条短信,短信内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该加盟商加盟百果园后,不仅收获了金钱、自信、荣誉和内心稳定,还意识到了创业的不容易、另一半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生的灼见,好一幅浪子回头、尽释前嫌的美好画面。

二、品类枷锁下,百果园薄利多销生意的成长困局

相对于顾客和加盟商,上市成功的百果园确实做到了“为股东和投资人即为天下”,但百果园是否能够一直坚守,还要看其未来的成长性如何。不过从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立身于生鲜水果赛道的百果园,前景似乎并没有那么清晰,与“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的差距也显而易见。

首先我国生鲜产品在生产端(种植端)落后是常态,具体体现在标准化和机械化难、数字化程度低三个方面,尽管水果比蔬菜等产品的处境相对较好,但也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标准化和机械化难自不必多少,地大物博在本质上也就意味着不同地区之间很难实现统一作物。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果产业综合机械化率仅为25%,仍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

标准化和机械化难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果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尽管各大互联网大厂在近几年都加大了对农业数字化的投入,但短期内要想让整个行业实现质的突破并不现实。

其次,由于运输成本高、加工储存损耗高、中间环节过多,从而导致生鲜产品在仓储物流环节存在分销链路冗长、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当数冷链不成体系、覆盖率低,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果蔬类冷藏运输率仅为22%。

销售前端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水果在销售终端加价率高、稀缺水果品类丰富度相对不足。

行业痛点的存在注定了水果连锁和生鲜电商一样,商业模式在本质上都是薄利多销,这一点从百果园和洪九果品的业绩表现上也能体现。

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2年上半年,洪九果品的营收分别为20.78亿元、57.71亿元、102.8亿元和71.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3亿元、0.03亿元、2.92亿元和8.59亿元。2021年超百亿的营收却仅有不到3亿的净利润,足可以见水果赛道的盈利能力有多差。

相对于主做2B生意的洪九果品,销售链路更长的百果园付出的成本也就越高,盈利能力也更差。根据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同期百果园的营收分别为89.76亿元、88.54亿元、102.89亿元和59.15亿元,看起来整体营收要远高于洪九果品,但净利润表现却一言难尽,同期分别仅有2.48亿元、0.46亿元、2.26亿元和1.9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除了业绩表现外,在市场竞争力的比拼与成长性上百果园似乎也不及洪九果品。

值得注意的是,2B的洪九果品和2C的百果园由于业务不同,其市场竞争力自然不能直接横向比较,不过两者均以水果产品为主营业务,自然也有共通之处。

上述已知,水果赛道的特点是薄利多销,且生鲜这一品类也难言技术优势,因此水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先行优势下累计的规模效应。简单来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市场竞争力越强。

洪九果品在水果分销市场的份额并未有具体的数字,不过由于洪九果品主打稀缺水果,核心品类仅有榴莲、火龙果、龙眼、葡萄、山竹、车厘子6大类,从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占比也能一窥洪九果品整体市场份额的表现情况。

根据中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结合海关数据检测,2022年1-10月洪九果品于泰国区进口榴莲、龙眼品类市占率已提升至15%、15%,火龙果、山竹等品类在中国的市占率也在稳步提升。此前也有数据显示,2021年洪九果品榴莲、火龙果、山竹、龙眼的市占率分别为8.3%、2.2%、6.1%和2.8%。虽然占比仍较低,但在国内高端水果分销领域已经处于前列,且远高于竞争对手。

相比之下,百果园的市场占有率则有些不尽如人意,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2021年水果零售额计,百果园虽然是中国第一大水果零售商,但仅占中国总市场份额的1%,占比远低于洪九果品在分销赛道所处的水平。

百果园市占率之所以相对不高,一是因为我国水果零售赛道本就集中度较低;二是百果园虽然主打高端水果,但多数品类仍属于常见水果,很难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市场获得市场主导。

这也就意味着百果园要想提高市场占有率,最靠谱的路线是扩大门店规模,依靠门店数量提高销量,这在本质上仍属于通过规模效应获得市场竞争力,竞争壁垒相对不高,再结合水果赛道薄利多销的本质,百果园未来的成长性存疑。

而洪九果品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在整体也遵循这一规律,但其起点却要远高于百果园:6大品类的稀缺性决定了洪九果品不必过多担心产品在零售市场的需求短缺问题,在短时间内可以不做上限的追求规模化,市场份额的增长速度自然要高于需要顾及动销率的百果园。

总的来说,所谋甚多的百果园虽然通过涉足零售市场向股东和投资者证明了自己的长期投资价值,但其所谓的“先行优势”“零售机会”“品类机会”是否真的能到来,持续不断地为股东和投资者谋利,仍有待观察。

不过无论百果园未来将如何发展,余惠勇能把百果园做上市已经给了自己以及家人一个交代。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余惠勇是百果园的第一大股东,直接持有百果园25.60%的股份。此外,与妻子徐艶林通过持有深圳惠林、宏愿善果及恒义利投资间接合计持有百果园9.82%的股份,余惠勇、徐艶林夫妇合计拥有百果园35.38%的股份。

余惠勇的“天下”范围,或许还少算了自己。

* 本文仅作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