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学院是我国高校首批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现有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电影学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戏剧与影视学位列全国第二,艺术学理论并列全国第四。学院设有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两个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建有教育部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戏剧与影视文学(原影视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本科专业均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专业简介
艺术学科是国内高等艺术教育的先驱,地位独具、历史悠久、学术之风优长,一批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如萧友梅、李抱尘、贺绿汀、洪深、老志诚、焦菊隐、卫天霖、吴冠中、张肖虎、蒋风之、启功等曾在此任教或学习。创建于1915年的手工图画科与音乐教习班乃中国高校艺术原初创建学科之一;1992年创建影视专业;1995年获批中国高校首个电影学博士点,并陆续再重建音乐、美术等传统艺术学科;2002年成立艺术与传媒学院,学院目前下设影视传媒系、音乐系、舞蹈系、美术与设计系、书法系、数字媒体艺术系、艺术学系。
三、招生专业目录
2023年招生目录
计划招生数:全日制34人
拟接收推免人数:全日制18人
研究方向
01设计史论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0艺术理论
④822艺术史论
参考书:
《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理论教程》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理论》[美]罗伯特·威廉姆斯,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评论》坎贝尔·B.蒂奇纳,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中国艺术史》[英]迈克尔·苏立文,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艺术史》[法]雅克·德比奇,让·弗兰索瓦·法弗尔等,海南出版社;
四、报考情况分析
(一)复试分数线
2023年:45/45/90/90/414;录取2人,分数均为414。
2022年:45/45/90/90/361;调剂2人全部录取,最高386分,最低383分。
2021年:50/50/90/90/350;录取2人,最高399分,最低354分。
2020年:50/50/90/90/390;录取1人,最高427分。
(二)2023年复试细则
复试形式为现场面试,复试内容如下:
复试满分值为300分,其中外语听力口语分值为50分,专业课分值为250分。复试总分180分(不含)以下为不及格,复试成绩不及格为复试不合格。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分。
按专业复试的,按专业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标注按方向复试的,分方向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时,按初试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五、专业课复习指导
1、备考资料: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王宏健《艺术概论》、《中国艺术史》、《西方艺术史》等。
2、时间规划:这门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我从4月开始,前期大概就是看看课,在书上勾一些重点。4—10月我大致上是处于理解的过程,因为艺术理论这门专业课对我来说不是很好理解。如果有像我一样,对于这些美学观念不太能理解的同学,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在认识艺术理论这一门课程上。有些观点可能看一两次不太理解,但看多了,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理解。尤其是中西方的一些美学观念,都是比较深奥的。11—12月就是着重背诵了,把之前理解过程中制作的笔记、例证还有一些当代美学的观点都统一起来着重背诵。我的建议是,在收集例证的过程中,可以多积攒一些不是书上的,但也很经典的例子。比如最基础的一个“模仿论”的观点,如果大家都是清一色的回答书上例如德谟克里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那么就太枯燥了。暑假之前建议以课本为主,课本最少过两遍。第一遍看课本时,要慢,要细,尽量将课本中每个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一定印象,建议做思维导图。第二遍看课本时,可以跟着学姐的指导进行,速度可加快些,结合学姐的笔记,进行有层次,有重点,有选择地看。10月份开始分专题进行练习,研究真题的出题风格,同时对自己复习的程度进行检测、查漏补缺,遇到不会的,再回到课本或者向在校的学长学姐取取经,找到答案,再背熟记忆。考试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部分,都是理论题,建议同学们在考研之前多练练手速。因为在三个小时之内写完12面纸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考试的时候用到的是白纸,还要尽量把字写正、写工整一些,这样阅卷老师在看的时候,你的卷面清晰美观,也会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