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看齐朱治国 汲取力量再出发
邹盛兰 2022-12-28

       据12月26日新闻联播报道,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大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而他却因积劳成疾,在今年6月不幸离世,朱治国用有限的生命谱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22年工龄,25年党龄,朱治国在西宁最好的季节里却没有留下一句遗言就离开了我们。朱治国是一种力量、一面旗帜,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广大党员干部要向他看齐,从中汲取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力量,在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新风采。

  向朱治国看齐,汲取“对党忠诚”的初心力量。

       18岁入党,党龄比工龄更长。21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选择把根深深扎入基层。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从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到荒凉的青南高原,从壮阔的大湖之滨到富饶的河湟谷地,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将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这正是所有党员干部对标看齐、践行忠诚的“标杆”。广大党员干部要向他看齐,把对党忠诚落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努力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要对党忠贞不渝,不掺杂任何水分、不讲任何条件,做到忠心耿耿、忠贞不贰。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扛起党员责任、践行党员义务,努力为党工作。

       向朱治国看齐,汲取“一心为民”的担当力量。

       实干铸就辉煌,时代呼唤担当。“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权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在组织部,只有苦干、实干才能对得起组织。”“朱治国常常这样告诫下属。广大党员干部尽管在不同的岗位上、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干着不同的工作,但我们要永葆“一心为民”的本色,立足本职岗位,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在“家长里短”中拉进“干群距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在“设身处地”中确保“同频共振”;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办好实事,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在“群众满意”中解锁“心心相连”。找到举措办法、实干快干巧干,切实增进群众满意度。要一心一意为人民,不带任何虚假、不掺杂任何私心,做到全心全意、真心实意。要学会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事情,将心比心、互相体谅,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持之以恒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孜孜不倦、永不懈怠,在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向朱治国看齐,汲取“矢志奋斗”的实干力量。

       朱治国带队展开深入调研,联合青海开放大学、市州电大骨干教学力量赴湖南“取经”,让更多的村“两委”干部迈进校门、获得学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的带头人,科学规划专业和课程,还制定激励报名的有效办法。不到三年,青海培训基层干部35.29万人次,3000余名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此项工作也被很多省市借鉴。时序更替,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岁月变换,镌刻的是奋斗者的足迹。“人生万事需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广大党员干部既是“追梦人”,也将是“圆梦人”,奔赴梦想的道路上,不管在什么地方、承担何种工作,不管面临何种困难、遇到何种挑战,都要埋头苦干、拼搏奉献,不改其心、不移其志,始终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而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拼搏奋斗作为人生最亮丽的底色,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贡献力量。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吃苦,节俭朴素、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人的风采。要勇于攻坚克难,面临任何困难、挑战,都能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一往无前、直面困难,直到取得最终的胜利。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