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营卫、取阳明、调虚实。欲取阳明,先和营卫。——行气阳明汤
中医讲,头为诸阳之汇。
人的头部啊,是阳气汇聚的地方,这个小脑萎缩,为什么长时间治疗不好呢?
就是因为浊阴啊,它盘踞在这个阳气的位置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这和过去讲的所谓“肝阳上亢”什么的,不是一回事。
他们用镇肝息风的办法,又治好了多少小脑萎缩患者呢?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将小脑萎缩患者的虚寒和实寒归纳为“阳虚”,而阴虚所致的虚热和外邪所致的实热均归为“阴虚”,这两点是有明确的诊断指标的。
经常能看到一些大夫在临床上,常以一个四逆汤通杀一切阳虚病人的情况。
这里头问题不小,如果遇到相火妄动的患者,四逆汤配伍不当,很容易产生或加重“上火”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产生思想上的顾虑。
为什么会这样呢?临床经验不足是一方面。
小脑萎缩患者体内寒气除掉后,你会发现左手尺脉仍然很细沉,这就是肾阴虚并无改善,所以还得想办法恢复肾阴。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褚尊贵大夫说:
“阴阳是要去平衡的,要是只重视激发阳气治病,不去管肾阴的问题,到时候患者阳气飞跃,会出问题的,患者常常头痛,越治越迷糊。”
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五脏六腑相互配合完成生命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医讲“升清降浊”,基本上就是在描述这个新陈代谢。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能量参与, 也就是气的参与 。头晕不见得就是气血到不了头面,反而可能是浊气上冲。
小脑萎缩患者肯定是虚,这是不用说的,一见到虚,就升阳补气血是幼稚的。
不要忘记降浊啊!
所以,“行气阳明汤”褚尊贵大夫说:
“通过调理气机升降,调理好小脑萎缩患者的吸收和排泄。患者吃得好了,睡得好了,大小便通畅了。再去补益也好,补气也好,就好办了。”
行气药在取得一定疗效后,就可以停掉了。如果疏导过剂,反而会耗元气。
因此,行气药不可过用,久用。
临床上行气得效后,就要做善后调理。以行气开始,补益善后,是“行气阳明汤”的法外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