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凤翔东湖记

北宋苏东坡曾被贬到凤翔,任凤翔府签判,协助太守修浚东湖,是为杭州西湖的姊妹湖。据说周文王时期有凤凰落于此处饮水,因而东湖又名引“饮凤池”,清代《凤翔府志》中东湖揽胜是凤翔八景之首。


作为地道宝鸡人居然从小就没有去过凤翔东湖,于是趁着一个周末就去凤翔东湖游玩了一下,一路景色很美,凤翔县城建设很棒,很快就到了,停车场也很大,停车特别方便。

即使是周末,游玩东湖的人似乎也不多。东湖门口的汉白玉苏东坡雕像非常大气,显示着苏东坡和东湖的密切关系。全国的东湖很多,唯独凤翔东湖才是苏东坡所修,真正的西湖姊妹湖。

东湖的大门以及门口的广场修得十分大气。门口的东湖二字正是苏轼亲笔所题。整个门楼画工精良,青色的琉璃瓦十分漂亮,跟蓝天相映生辉,门墙全是朱红色,十分上档次。

去上厕所,结果被这个厕所的牌匾给震撼了,“万圣归宗“,连厕所名字都起得这么有文化气息。

进了门很快就能看到东湖本体,绿色的湖面漂满了各种游船。绿水把蓝天映衬得更加美丽,东湖周边的柳树也郁郁葱葱,这东湖柳便是凤翔三绝之一,其二是西凤酒、姑娘手。

走在湖边也是十分的惬意,这阵天气还不是太热,但是阳光直射下还是有些让人受不了,唯有沿着边沿的阴凉处行走。边上有些爬山虎之类的藤本植物长得十分茂盛。

东湖边上也有许多这种仿古的楼台建筑,看得出这几年东湖正在提升太高,毕竟这是凤翔乃至宝鸡地区的一张文化历史和旅游招牌,过去由于不注意保护所以导致有历史渊源但是名气不大。游客可以在这些阁楼里休息,拍照打卡。


湖中间也有一些连廊和亭子,漫步期间可以欣赏东湖的山水。东湖边上真的是有一些假山的,特别雅致,看这些设施都是有些年头了。

湖面上的荷花也十分漂亮,吸引了不少游人的注意。他们和东湖一起合影,拍照,悠然自得。这些莲花的庞大叶子郁郁葱葱,一朵朵莲花点缀在其中,似小家闺秀,有些害羞般低着头。边上也有一些上了年头的古树,为东湖增添了几分沧桑。


终于有一个传统式门牌,上面写着“古饮凤池”,应证了我之前所说。或许古代真的有凤凰在此饮水吧。

东湖边上也有一些小规模的儿童水上游乐设施,最多的就是游船了,价格也不是很贵。这种充气玩具各个地方都有,东湖也有一些,小孩可以游玩。

在东湖的一角还有一座喜雨亭,其中还有苏轼所书“喜雨亭记”,显然这座喜雨亭乃是苏轼所建。当然这座喜雨亭最早并非在东湖,而是在凤翔府衙,后来搬迁到此。读这块碑可以了解这段历史。


除了欣赏东湖,在湖边还有一座园林,牡丹园。当然了,去的不是时候,并非看牡丹的季节,但是这座园子却给我的印象很深,里边的牡丹树长得十分茂盛,穿过蜿蜒的小路来到中间凸起一块高台边,上面石座古建。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爬上去俯瞰牡丹园。

漫步在东湖边上,亭台,楼阁,假山,走廊,让人目不暇接。东湖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它与苏东坡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苏东坡在凤翔期间写下不少佳作。

苏东坡自然是给东湖写过许多的诗的,其中录其中一首《凤翔八观之东湖》以终此篇:

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 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 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 飘飖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 曝晴复戏雨,戢戢多于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篮。 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 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 彩羽无复见,上有鹯搏鹌。 嗟予生虽晚,好古意所妉。 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 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 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后谈。 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 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 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不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 暮归还倒载,钟鼓已韽韽。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