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月24日,春运首日的火车票开售。去哪儿数据显示,上午5时至9时,去哪儿平台火车票搜索量环比前日增长2.2倍。
查询去哪儿旅行APP显示,已经放票的线路中,1月7日出发的北京-郑州、北京-武汉等热门线路二等座余票较少,部分车次已售罄。较为热门的北京-长沙、北京-成都线路目前还有不少余票。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呈现出新的形势。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分析:“疫情三年以来,不少旅客首次踏上返乡过年的旅程,这样的朴素需求量是巨大的;我们也看到,病毒的传染性较强,也有不少旅客对返乡持观望态度。再加上今年各类院校放假早、学生返乡提前,这也让今年春运呈现出预订周期短、分散出行的特点。”
春运出行量或迎三年最高, “小年”前后成第一个出行高峰
每年春运从农历腊月十五开始,至次年正月廿五结束。2023年春运时间为1月07日至2月15日,共计40天。
自“新十条”发布以来,各地对出行的限制陆续取消,不少人“回家过年”的愿望将得以实现。去哪儿数据显示,自12月17日以来,每天约1.3万人预约下单春运期间的火车票,热门目的地为成都、重庆、哈尔滨、长沙、昆明。从春运首日的出票情况来看,北京-郑州、北京-武汉等热门线路二等座余票较少,大多为务工返乡的线路。
从预约订单来看,今年春运呈现出错峰出行的特点,降低旅途中疫情传播的风险。去哪儿数据显示,预约订单的出行时间比较分散,1月14、15、16、19日的预约量稍高,整体较为平均。
郭乐春分析,由于今年大批高校放假较早,直到本周末考研结束学生返乡就已结束,春运需求被提前释放。和往年相比,务工人员返乡将成为春运的首个小高峰,预计出现在小年(1月14日、15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