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对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从事中外文学比较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以及跨文化交流、译介与传播;与文艺相关的创作、评论、编辑、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招生年份:2023年
所属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所属门类名称: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01]中国语言文学
拟招生人数:3
学习形式:全日制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31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
④830现代汉语、作文
科目代码:631 科目名称: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
I. 考察目标
本大纲考试内容涵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语言学概论”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语言学概论与文学概论均为上述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语言学考试内容涉及语言的本质、功能、演变和发展、接触、语言的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文字、语用等,初步涉及语言研究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等。文学理论考试内容涵盖文学理论性质与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等学科基础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相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因此,本大纲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学与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专业课程的必要的基础。考察目标为:测试学生运用语言学理论与文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考试要求为:全面系统掌握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全部为必答题,分值为150 分,各部分所占分值为:语言学与文学的性质约 30 分;语言的功能与文学创造约 30 分;语言结构与文学活动 30 分;语言的演变、发展、文字与文学批评、文学作品 30 分;语言接触、语用与文学消费、文学接受 3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共10 题,总计 40 分。其中,语言学名词解释共 5 题,每个名词 4 分,共 20 分;文学名词
解释共5 题,每个名词 4 分,共 20 分。简答题共 4 题,共计 60 分。其中,语言学简答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文学简答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共 2 题,共计 50 分。其中,语言学论述题共 1 题,共 25 分;文学论述题共 1 题,共 25 分。
III. 考查范围
【考察目标】
1. 准确掌握语言学与文学的基础知识。
2. 正确理解语言学与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能够运用语言学与文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2
第一部语言学概论
一、绪论(一)语言学的性质及作用(二)语言学的分类和发展趋势(三)语言研究和语言实践的指导思想
二、人类的语言及其特征(一)世界上的语言(二)人类语言的特点(三)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四)语言的起源(五)语言的功能(职能)
三、语言结构(一)语言与言语(二)语言单位(三)符号与语言符号(四)语言的结构类型
四、语音原理(一)语音的性质(二)语音产生的一般原理(三)语音的基本概念(四)发音方法(五)非音质要素
五、音位(一)音位的性质(二)音位的对立原则(三)音位的划分原则(四)音位变体(五)区别性特征(六)音位系统(七)语流音变
六、语义(一)语义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二)词汇(三)词义(四)句义
七、语法(一)语法的性质(二)语法手段(三)语法范畴(四)语法结构(五)句法(六)词法(七)语法理论
八、语言的演变(一)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二)语言的分化与统一(三)语言的演变(四)语言关系(四)语言规划(五)语言发展的规律
九、语言与文字(一)文字的性质(二)口语与书面语(三)文字的起源与演变(四)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十、语用
第二部分文学理论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文学理论的性质(二)文学理论的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二)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三、文学作为活动(一)活动与文学活动(二)文学活动的构成(三)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文学的含义(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三)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五、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六、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一)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二)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三)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七、文学创造过程(一)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二)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三)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八、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一)文学的真实(二)文学的伦理与情感(三)美的创造
九、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一)文学作品的类型(二)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十、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一)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二)文学典型(三)意境(四)文学意象
十一、叙事性作品(一)叙事界定(二)叙述内容(三)叙述话语(四)叙述动作
十二、抒情性作品(一)抒情界定(二)抒情性作品的构成(三)抒情方式
十三、文学风格(一)风格的诸种观念和思路(二)风格的定义和内涵(三)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四)文学风格与文化
十四、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一)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二)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十五、文学接受过程(一)文学接受的发生(二)文学接受的发展(三)文学接受的高潮
十六、文学批评(一)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二)文学批评的模式(三)文学批评的实践
科目代码:830 科目名称:现代汉语、作文
I. 考查目标
本科目包括现代汉语和作文两个部分。现代汉语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内容涵盖现代汉语本体结构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几个部分。写作课也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旨在培养该专业学生书面语的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
本科目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相关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汉语结构本体的综合分析能力,并通过作文,考查考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书面表达能力,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并发表见解的能力。
I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本试卷分为现代汉语和作文两个部分,其中现代汉语部分100 分,作文部分50 分。两个部分均为必答题,无选答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1. 基本常识题 1 题,10 分
2. 概念简述题及示例分析题 2 题,每题 20 分3. 论述分析题 2 题,各 25 分
4. 作文题型。作文题型有两种:命题作文和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每次考试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III.考查范围
一、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常识 (一)现代汉语的定义(二)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三)汉语的基本特点(四)现代汉语规范化(五)普通话推广
二、现代汉语语音 (一)声母(二)韵母(三)声调(四)音变(五)音位
三、文字 (一)汉字概说(二)汉字的形体(三)汉字的结构(四)规范汉字的掌握与运用
四、词汇
(一)有关词汇的一些基本概念(二)现代汉语词的结构形式(三)现代汉语词义的性质、构成、分解与聚合(四)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五)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及词汇规范化
五、语法 (一)相关理论知识(二)现代汉语词类(三)现代汉语短语(四)现代汉语的句法成分(五)现代汉语句子的分类(六)现代汉语复句
六、作文(该部分考查范围不限)
2023:总分382;政治54;外语54;业务课一81;业务课二81
2022:总分373;政治56;外语56;业务课一84;业务课二84
2021:总分375;政治53;外语53;业务课一80;业务课二80
拟招生计划3
相关复试要求
(1)复试含综合面试、专业笔试(含专业实践考核、外国语听说能力测试)
(2)综合面试时间20分钟/考生,每位考生面试时间相同,安排专人计时,时间到面试须停止进行。
(3)面试内容包括: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基础、综合分析及科研创新能力等,外语听、说能力考核在综合面试中进行,成绩计入面试成绩。
(4)面试成绩采取百分制。
(5)专业笔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采取百分制。
各类考生复试成绩权重分配及成绩计算方式
(1)一志愿过线考生(含所有专项计划),复试成绩权重值为50%。
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50%+复试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50%。
(2)调剂考生复试成绩权重值为50%。
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50%+复试成绩(换算为百分制)×50%。
复试差额比:1:1.2
招收一志愿考生1人
我是从6月份开始正式的考研准备(其实准备的有点晚了,大家不要学我哈哈)。
建议大家可以先跟老师或者自己看书,把参考书都仔细看一遍,保证对所有大纲中提及的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比较建议大家报班,不管是一对一还是网课,因为实际考试的时候,有些题目会对参考书知识做扩展延伸,老师也会帮你扩展书上内容,如果只是自己看书可能就不会注意到这些地方;此外,建议大家可以买一本机构整理好必背知识点的书,每个机构出的都差不多,挑喜欢的买就行,不用直接背参考书(那样就太多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去做,总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希望星光不负赶路人,在明年的九月大家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累累。
【来源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