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史》北宋朱长文著,为首部琴学专史。该书共分六卷,前五卷采用纪传体的形式收录了“上自唐虞,下迄皇宋”的通琴理者一百四十六人,附见者九人。卷六是《琴史》的最后一卷,包括琴学专论十一篇,分别是《莹律》、《释弦》、《明度》、《拟象》、《论音》、《审调》、《声歌》、《广制》、《尽美》、《志言》、《叙史》,这十一篇围绕音、象、歌、志等琴学核心要素展开,代表了朱长文的主要琴学观念。
朱长文,字伯原,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 卒于宋哲宗元符年(1098), 享年六十岁。朱长文因足疾,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于他在苏州的宅邸"乐圃”里做学问,因声望及品德高,被当地人尊称为“乐圃先生”,著有《吴郡图经续集》、《琴台记》、《乐圃余稿》、《乐圃集》等。朱长文善于书法理论,所编著《墨池编》为书法理论总集,是研究古代书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琴史》朱长文 · 序 ——
琴之为器,起于上皇之世,后圣承承益加润饰,其才则钟山水之灵气,其制则备律吕之殊用,可以包天地万物之声,可以考民物治乱之兆。是谓八音之与众乐之统也。自伏羲作琴而乐由此兴,女蜗氏之笙簧、朱襄氏之瑟、葛天氏之八阙、阴康氏之舞、伊耆氏之土鼓,蒉桴苇籥,源源以流。黄帝作《咸池》,少皞作《大渊》,帝喾作《六英》,尧之《大章》,舜之《九韶》,皆资琴以成乐,三代之盛,此为重焉。
故奏之宗庙,则祖考来格;用之房中,则后妃和顺;作之朝廷,则君臣恭肃;教之庠序,则俊造成德;施之闺门,则长幼咸序。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充养行义,防去淫佚,至于移风易俗、迁善远罪而不知者,琴之德也
故古之君子未尝不知琴也。达则推其和以廉济天下,穷则寓其志以独善一躬。其操弄遗名,或传于今。孔子既没,下逮战国,礼乐废缺,人忘其学,浸及汉唐之间,荐绅士夫不以乐为事。间有贤智异能之士超然远览,得意于徵弦之间,载在前史班班可述,后之君子宜为之裒次而褒显也。
余经述之暇,每愿学焉,而病故相仍,是以未就。尝谓书书之事,古人犹多编述,而琴独未备,窃用慨然,因疏其所记作琴史。方当朝廷成太平之功,谓宜制作礼乐,比隆商周,则是书也,岂为虚文而已。
元丰七年正月吴郡朱长文伯原序
简译:
琴的起源可以追述到上古时期,由后圣继承发扬光大,最终使琴凝聚了山水灵气,演绎万物声音,考证社会治乱征兆,发展兴盛,成为乐中王者。
自从伏羲创造了琴音乐便由此兴盛起来,女娲氏的笙簧、朱襄氏的瑟、葛天氏的八阙、阴康氏的舞蹈、伊耆氏的土鼓、蒉(kuì)桴(fú)、苇籥(yuè),种种乐器、乐曲、舞蹈连续不断地创制;黄帝的《咸池》、少昊{通皞(hào)}的《大渊》、帝喾(kù)的《六英》、尧的《大章》、舜的《九韶》等,都是上古先皇借助琴而创造出来的乐曲。而夏、商、周三代的繁荣兴盛,音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周代主管声乐的官员甚至会在宗庙祭祀时演奏琴乐;《诗经·关雎》记载“遇到美丽善良的女子,弹奏古琴亲近她”,这是用琴乐增进情感;《诗经·鹿鸣》记载“有贵客光临,弹奏琴瑟来欢迎”,这是琴乐用于朝堂之上。而《礼记·文王世子》中所说的“告诫学生,春日口诵诗歌的篇章,夏天则以琴瑟伴奏诗章的音节”,这是琴乐用于学校里教导传授。士人不得无故撤去琴瑟,应时时放在家里。
宗庙中演奏琴乐则家族兴旺,卧室中演奏琴乐则夫妻和睦,朝堂上演奏琴乐则君臣同心,学校演奏琴乐则学生才德俱全,家中奏琴乐则长幼有序。因此,琴乐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激昂向上,不骄不躁,远离奢侈淫逸,至于移风易俗,使人向善而远离罪恶却不自觉,则是琴器的雅乐之德。
所以,古代先贤没有不懂琴的人。这些人得志之时就向世人推行自己的理念,以求天下安定;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而他们弹琴弄弦的美名则得以流传于世。可惜自从孔子逝世乃至战国,礼乐文化日渐衰落,士人琴艺荒废。这种情况发展到汉唐,连有文化的乡绅士大夫都不再重视琴乐了。这期间也曾有志趣高洁的贤能之人超俗远虑,寄情于琴,他们的事迹被清楚地记录在史书当中,后世之君子应该对这些记载加以搜集整理,将其发扬光大才对。
我在著书立说之余,经常兴起学琴的念头,但由于身体持续不适,屡屡未能如愿。古人撰写了大量著述,唯独没有一本专门写琴的,感慨之余,我整理了历代的记载,写了这本《琴史》。时值当今朝廷太平兴盛,举国重视礼乐文化,与商周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样的时代,写这样一本书又怎么能会是无用的呢?
宋元丰七年(1084年)正月,吴郡人朱长文序
参考文献:
[1] (宋)朱长文:《琴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宋)朱长文:《琴史》,恕之斋版。
[3] (宋)朱长文:《乐圃余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宋)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
[5] 许 建:《琴史新编》,中华书局,2012年。
[6] 范煜梅:《历代琴学资料选》, 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
[7]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8]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8](宋)朱长文、王麓一编:《琴史》,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
作者 王梦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