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疫情影响,上半年未出行。眼见秋高气爽,我就建议爸妈一起去趟保定,2个多小时的路程并不远,关键是保定是一个非常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保定与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同时,又开设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这一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军校。自1669年至1968年三百年间,保定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区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也两度为河北省省会。本次出游的备选目标是保定博物馆、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保定军校纪念馆和古莲花池,归程中再转转雄安新区,预计两天一晚。爸妈很高兴地同意了。
2021年8月28日早上7时,全家下楼吃早餐,然后驾车直奔保定博物馆,并于10点半左右顺利抵达。计划赶不上变化,保定博物馆当日闭馆了,馆方给出的理由是疫情期间禁止群众聚集,至于何时开馆等上级通知。没办法,我们只有去下一个目的地保定军校纪念馆。
保定军校距离博物馆也就几公里。我们驾车导航斗斗转转,不到一刻钟就到达了。挺好,纪念馆正常开放。保定军校前身是1902年开办的保定北洋陆军行营将弁学堂、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军官学堂,1912年始称保定军校,它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
正在馆前阅读保定军校纪念馆的书面介绍时,一位偶遇的当地中年男热情地跟我们介绍了军校历史,其中一些内容是宣传栏内未详细介绍的。此地原是一座关帝庙,拥有庙产千亩,殿宇百间,袁世凯利用原庙产并征用邻近土地而建起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建立的原因:
晚清政府在经历了一系列战败后,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练兵强国势在必行。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曾下令编练新军作为“救时之策”。同时,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到了开办学堂、培养高素质军官的重要性。1885年,李鸿章开办了天津武备学堂。1902年,袁世凯在保定创办了北洋行营将弁学堂,拉开了保定军校的序幕。此后,保定相继开办各类军事学堂、学校,直至1912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诞生。
保定军校,共办了九期,1923年停办。军校开办的11年间,共培养了一万一千多名军事领导人才,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1600多名,其中包括蒋介石、白崇禧、叶挺、张治中、傅作义等中国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保定解放后,军校旧址成为河北省农场,后改为保定畜牧场。1993年7月军校旧址成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在军校旧址上建起了保定纪念馆第一期工程。新扩建的保定军校纪念馆占地12亩,包括军校大门、东西耳房、东西配房、东西厢房、尚武堂(校长室)及部分校舍,主要建筑均仿照原军校式样,为青砖灰瓦建筑。军校检阅台也进行了修复,基本恢复原来的历史风貌。2006年5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部分历任校长:
第一任 赵理泰 (1912.10-1912.12),字康侯,安徽合肥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生。陆军少将。
第二任 蒋方震 (1912.12-1913.09),字百里,浙江海宁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生。陆军少将。
第三任 曲同丰 (1913.09-1915.09),字伟卿,山东福山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生。陆军少将。
第四任 王汝贤 (1915.09-1916.06),字少甫,北京密云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生。陆军中将。
第五任 杨祖德 (1917.01-1919.02),字子荫,山东潍坊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生。陆军少将。
第六任 贾德耀 (1919.08-1921.05),字昆庭,安徽合肥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生。陆军中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保定军校主要功能为训练初级军官,学习期为两年。军校共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5科。在军校的两年中,一年半的时间在校学习,另半年时间分别在长辛店和唐湖镇(北京和保定之间)两地举行野营,实施实弹射击和测量实习。其教育方法,多采用日本和德国的方式方法。每天至少有半天时间教授课程,除有关军事的战术、兵器、测绘、筑垒及典范令外,并增加理化、数学、历史、地理等,每节课为一个半小时。典范令小册子是教练各项军事动作的准绳。普通知识和外语是辅助教育,聘文职教员担任,以充实学生的军事知识,为逐步全面学习各种军事演习准备条件。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校中的教育长、教官,多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队长、排长等多是过去北洋速成武备学堂毕业生。助教是挑选一些优秀士兵充当。教学器材以及枪支、火炮、弹药等军用器材,多是购自日本。也有一些购自德国,如克虏伯山炮、野炮等。当时的所有经费、器材,由陆军部颁发。每个学生的武器装具被服书籍伙食等,都系公费开支,并发给学生每月津贴银洋2元。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保定军校之所以中外闻名,与人才辈出及对中国近代史影响之大分不开。仅民国改元后十一年的毕业生,即达6553人。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叶挺、赵博生、董振堂、张克侠、何基沣、何柱国、王长江等。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北洋保定军校为啥办不下去了?
一、战乱的影响
自袁氏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系,从此开始了长时间的军阀混战。战争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当时的军事教育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对保定军校的打击尤为严重。1920年春,直、皖两军开始调兵遣将。皖军前敌总指挥曲同丰(原军校校长)在松林店被俘。后直胜皖败,投降直系的皖军十五师被安置在正放暑假的保定军校校舍内。不料,因十五师欠饷数月引起下级军官强烈不满,以致发生兵变。直系军阀调兵戡乱,包围了军校,并乘机抢走了军校的大炮十六门、步枪二千多支、骡马三百多匹,图书和仪器等教学设备也被洗劫一空。西边的两排校舍也被熊熊烈火焚毁。于是校方通知休假学生暂缓来校,军校暂时停办。
二、经费不足与“索薪风潮”
保定军校直辖于陆军部,其常年经费亦由陆军部供给。第一次直奉战后,直系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在其统治期间,政府财政也到了近乎枯竭的地步。中央财政艰困如此,也就无从顾及保定军校了,不但军校遭劫后损失的各种教学设备未能重新购置,就连教官的薪金亦不能保障,终致军校教员集体索薪风潮。在连教员薪水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教学设备更无从谈起。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使保定军校举步维艰。
三、军阀对军校施加消极影响和自办军校的兴起
各派军阀在混战中相继控制了中央政权,并竭力对保定军校施加影响,严重地干扰了教学秩序。如1919年冬,与段祺瑞有着很深渊源的贾德耀出掌保定军校。上任之初,他即推翻了前任校长所定的大部分规章制度,把校长的官阶由少将改为中将,并将各教官的官阶普遍提高了一级,“为官僚作风和贪污生财开了方便之门”,此后,同学们的蓬勃朝气逐渐消失。1921年10月,保定军校停办一年多再次开学,曹锟的同学张鸿绪便堂而皇之地当上了军校校长。张上台后,有意排挤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教官,使他们纷纷离职而去。为了弥补教官的不足,张鸿绪吸收了一些清末各军事学堂的老教官到军校任教,这些人年龄较大、学术保守、精神萎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军阀控制了保定军校,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又相继建立了一系列旨在培养忠实于本人的军事教育机关。如洛阳时期的吴佩孚就成立了教育处,建立军官教导团等机构,冯玉祥也相继创办了军事教导团、官佐体操团和高级教导团,曹锟则组织了军官教练团和直接占用保定军校校舍建立了直隶讲武堂,如此种种。奉系也不甘示弱,除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外,又相继创办了芦岛航警学校、教导队,航空学校宪兵教导队和军官教育班,使全军各师旅的参谋长改由军官学校出身的人充任,奉军声威大振。进而,其他军阀也创办了不少自己的军事学校。军阀对保定军校的管理举措失当,以及地方军阀为培植亲信而自办军校的兴起,对保定军校的生存产生了分化、瓦解的作用。
四、校长更替及新校长与教员失和
教职员工长期被欠薪,新校长又依仗同学曹锟不把教员放在眼里,最终导致校长与教员的矛盾升级。至张鸿绪呈请陆军部军学司将刘继光、任本昭等四人撤换(辞退)竟然得到批准后,广大教员产生强烈不满,纷纷向校长递交辞呈。如此一个个斗争,教员和校长之间已经无法共事,很多教员离开了保定军校。这使保定军校元气大伤。1922年10月26日,张鸿绪被孙树林代替。由于各地军阀自成系统,连年混战,各地陆军小学和陆军中学都已停办,学生来源基本中断。主持北洋政府的黎元洪忙于争斗,无心打理军校之事。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曹锟把保定军校一部分校舍划出,开办了直隶讲武堂。在这种情况之下,保定军校已无法再办下去,只好随着第九期学生的毕业,于1923年8月宣告停办。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黄琪翔(1898年-1970年),字御行,广东梅县人,北伐、抗日名将,国民党陆军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军训部次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国民政府驻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黄琪翔是中国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黄琪翔是保定军校第六期炮兵科毕业生,曾任该校分队长,培养出一批著名将领,后在东征和北伐战争中屡获功勋,与叶挺并称为“北伐双杰”。北伐期间,黄琪翔与周恩来 、叶剑英 、汪精卫被人并称为 “中国四大美男子”。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北伐战争期间,黄琪翔率部在平江、汀泗桥、马回岭、上蔡、临颖等战斗中屡建奇功,被称为北伐名将。在抗日战争中参与指挥过淞沪会战、枣宜会战、滇西缅北战役等战役。抗战胜利后,鉴于黄琪翔在抗战中的特殊功勋,他获得中美两国政府的最高荣誉。国民政府授予他“抗战胜利勋章”和国民政府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政府授予他代表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一所有名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始设于广州黄埔岛,故通称黄埔军校。它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帮助下建立起来的。黄埔军校的创办人是孙中山。孙中山为推翻满清政府,奔走呼号。但他没有自己的军队,他只能利用军阀与满清作斗争。后来虽然推翻了满清,建立了共和,但由于军阀部队不听调遣,共和政权还是灭亡了。因而,孙中山很想建立自己的军队。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秘密会晤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会谈中,马林向孙中山提出了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和建立军官学校等建议。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张太雷(共产党员)等4人组成的“孙中山博士代表团”去苏联考察党务和军事,参观苏联红军和各种军事学校,学习创办军校的经验。考察团回国后不久,孙中山就下令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任命蒋介石为筹委会委员长,开始紧张的筹备工作。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1924年3月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名考生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举行了为期3天的入学考试,经过严格挑选,正取学生350名,备取学生120余名。这些人5月初到黄埔军校入伍,正取生和备取生编成4个队,成为黄埔第一期。孙中山亲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校本部以下设政治、教授、训练、管理、军需、军医6个部,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1924年6月1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官和学生,包括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共500余人在黄埔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主持并致词,正式宣告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创办到1949年为止,在大陆共办了23期。其中,军校在黄埔岛共办7期,1930年9月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国民党方面,黄埔师生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近40人。在共产党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5人出自黄埔,十名大将中黄埔出身的占了3位,1955年授衔的57名上将中有黄埔师生9人。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刘放吾(1899—1994),原名刘继枢,别号不羁,湖南桂阳人。桂阳兰嘉联合中学,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兵科毕业。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第三期、驻印度兰姆伽战术学校战术班第二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台湾圆山军官训练团第八期、台湾陆军参谋指挥大学毕业。参加了两次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远征军入缅抗战,曾率部于缅甸仁安羌解救英军7000余人。
1992年4月11日,洛杉矶《世界日报》登载了一条消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芝加哥的卡尔登酒店大厅里,紧紧握住93岁高龄的中国抗日老将军刘放吾的手,再三感谢他50年前于缅甸仁安羌解救英军的壮举。4月20日,仁安羌大捷50周年当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彼得·威尔逊致函这位将军:“我很高兴与你一同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缅甸仁安羌大捷。我知道你亲历大战,且对50年前这段历史记忆深刻。只有热心忠诚的人,才能领军在战斗中取胜,或奋不顾身参加战斗,你已经证明了自己出类拔萃的才能。身为中国远征军第113团团长,你曾面临解救英军、美国记者及传教士的艰苦战斗,虽然兵员损失三分之一,你及官兵仍然克敌制胜,完成任务。你的英勇,促成战役捷报。”美国洛杉矶议会议长迪恩·巴纳也于同日向这位将军致贺。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生于广东惠阳永湖乡(今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原籍广东梅县丙村镇。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1909年,入广东陆军小学,曾参加辛亥革命。
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
1920年,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兼独立营营长、第三团团长。曾两次率兵讨伐陈炯明叛军,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嘉许。
1924年5月,任黄埔军校训练部副主任,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
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
1927年,著文谴责蒋介石、汪精卫,并与宋庆龄等展开反蒋活动。
1931年8月,被蒋介石处决。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保定军校将军墙,用青铜雕塑的形式展示了从保定军校中走出的100位将军。不过走近细看,可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的特性,每个人的眼睛都象肚脐眼。一帮肚脐眼将军!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中国近代四大军官学校影响力排名:黄埔军校、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东北陆军讲武堂。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保定军校总的说来学习质量还是高的,全国公认它是军事教育的正统。它以自身较好的军事素质,在军事教育和参谋业务等方面受到各省军事当局的重视,自成一个军事学术系统。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时,也以保定军校毕业生为军事教育骨干。
自辛亥革命至“七·七 ”事变,保定军校毕业生担任高级指挥官的已占很大比重。尽管蒋介石独裁时代极力培植自己的体系一黄埔系,但保定军校毕业生的学历仍然是担任军事教育最可靠的保证。保定军校自建立之日起,即标榜“军人以保家卫国,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不问政治为高尚”,形成保定军校学生一种职业军人的特点。
若从民国元年(1912年)算起,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若从北洋武备学堂算起,保定军校训练了近1万名军官,其中1600多人获得将官军衔。这些人遍布当时的军界和政界,在中国近代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1-08-28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
白运章包子,是河北省保定市的清真特色小吃之一。该菜品以肥瘦相间的新鲜牛羊肉,时令蔬菜为馅料,包子皮是用发面和烫面按一定比例制成。我们中午专程到白记总店品尝了这一美食,感觉真是皮薄有筋道,肉馅鲜香,回味无穷!白记包子要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