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生从出生起也许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人物。
他身怀蛊毒,从小体弱,即便长在仙门,却难以习得武艺,直到前些时日师父才终于把自在门功法传给了他。
或许是从小安静惯了,任平生选了神相的路子,想着研修琴艺的同时也能顺便强身健体,有一定自保之力。当然,江湖远不如他想的那么美好,安然与恬淡,或许会有,但主调,终究还是世间诸般的不得已与不如意。
当无意得知自己只剩一年寿命时,任平生反而淡定了许多,他请求师父和师兄师姐,让他下山看一看,或许会找到蛊毒的解决之法,或许会找到当年坑杀他全家的凶手,即便没有什么收获也能让他这个将死之人最后留恋下人间红尘。
师门同意了他的请求,然而就在准备下山之际,却突然有神秘组织来袭,在混乱中,任平生一直心有好感、青梅竹马的师姐,叶雪青,替他挡下了致命的一箭,这一箭虽没有射到任平生身上,却射进了他的心中,在那一刻,他感到体内的蛊毒不可控制——而他也不想控制,他只知道,师姐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最爱护他的那个人,他一定,一定要誓死守护师姐。
后来,听说是他入了魔,斩杀了前来袭击的刺客。
下山之前,任平生想,或许当他走出山门之后,这一生,就再没机会回来了,也不知还能不能再见到师姐。
见不到也是好的,就让任平生这个名字慢慢在师姐的心中淡去吧,任平生这么想着,虽然遗憾,自己恐怕没有机会成为以后可以永远守护在师姐身边的那个人,但人活在世,能与心上人在三清山看过日升月落,还够得到这样一份超越生死的爱护,已经值得他这短暂的一生了。
下山后一路到了汴京,一路风尘,任平生感觉自己似乎都已经忘记了来汴京是要干什么。
一下码头便误入了甜水巷,在这里,任平生头一次领略到了人间的风尘味道。这里有靡靡的琵琶声,有老鸨、妓子娇柔的招呼声,有恩客吃喝、划拳的嘈杂之声,还有令人心向神往的花灯与烟火——这确是一个和三清山大不同的世界。
任平生随着人流,欣赏了花魁的舞蹈,还结识了清倌儿百合姑娘。百合姑娘真的人如其名,如百合一般在任平生的心中留下了摇曳的芳姿,当然,任平生自认自己早已心属师姐,且只有一年寿命,也不想着还能与百合姑娘发生点什么,有的怕也不过是对风尘女子的一点怜惜罢了,后来帮百合姑娘解了围,也就告辞前去诸葛神侯府了。
说来任平生在汴京城也算是背景赫赫,四大名捕是同门师兄,诸葛神侯也是师门长辈,且身怀一身武艺,自认是不惧寻常的市井无赖的。但不知为何,任平生在这汴京之地却总遇些不平之事,后来,任平生想,大概这些事端最终都是为了要让自己与顾兄结识吧。
任平生打第一眼看到穿着文人衣服的顾惜朝便觉得此人气质不一般,他眼中有一股绝不属寻常学子的狠劲儿,似乎还有点别的什么。顾兄才华熠熠,本是探花但因故除名,没了功名,他耗费心血著成的《七略》也因此而无人理睬。任平生痛惜此人的际遇和才华,便一直追着补好了被人踩碎的《七略》,交还给了顾惜朝,两人也因此结识。
一日傍晚,二人于汴京某处喝酒,又偏逢大雨,雨中二人喝到忘我,顾惜朝向任平生袒露了自己一路走来所经历的种种不公。他本是才华横溢的天眷才子,却一朝落得个连避身之处都没有的境地 ,得亏还是任平生看不过眼,替顾惜朝先垫付了几日房租,才让他能在这雨夜能有处歇息之地——虽然仍是漏雨的破旧草屋。
任平生与顾兄喝酒时,看着这漫天的大雨,听着耳畔不断的雷声和大雨落在酒馆伞棚上噼里啪啦的声音,再看向对面郁郁不得志的顾兄,内心不由对这山下的花花世界有了一丝怀疑:或许那话本里的江湖,或许那说书人口中的家国天下,并没有那么美好,更多的还是心酸。
抬头望天,乌云密布,阴雷滚滚,这天上当真有“公理”么?如果有,怎会让有才之人备受排挤,怎会让不德之人获得强权?或许正如顾兄所言,如今的世道,已经容不下“公理”了,那些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气节、操守,在身居高位的人看来,不过是弱者无能的借口罢了。
一声叹息,任平生回到顾兄房中,看着桌上微弱的烛光,心中已然没有了刚下山时的期待和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