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而呈;二出而立!三易讲的是统领之纲,而二出却着重讲二学。阴阳学,五行论。在易经的社
会实践中,阴阳学说以过极不足升降顺逆之变化,阐述万物万事的代谢与盛衰。进而揭示自然规律,人文情怀。阴阳学说讲究的是三句话;阴盛阳衰,阳盛阴衰的对立与转化,但更强调阴平阳秘。这在中医的基础理论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哲学里也有很特殊的位置与角色。平衡 !过程虽然呈现轨迹,但是过程不能等量数值。这就是自然!就像氛围,它的代表就被概括定义为天。天人合一,就是说的氛围中的人和天的这种因果关系。但世界上又有何人能将它进行量化呢!所以,中国的圣贤们才会将汉语的词汇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进行更好的整合。甚至将中国汉字进行整体结构性的创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才结构的中国汉字。因此,中国汉字就是一个指示牌。它本身就可以诠释很多的意思,汉字的笔画都不是白给的。为什么,举一反三在外国词汇里不会出现呢。原因只有一个:中国字是象形文字,是有寓意的,有哲理的,是有秩序的,是神赋予的。所以,才会有苍喆造字的神话传说。可见女娲,等一些历史的人物,都不是没有故事和缘由的。
大家也都知道,逻辑。思维的严谨与否和逻辑有关!可谁知道,逻辑这种认识模式是哪来的,是外国舶来物吗?不是的!可以很中肯地说,是中国本地的特产——独一无二的。因此,西方将逻辑方阵陈列于世。而中国的五行逻辑矩阵,就不是逻辑的归纳吗。显而易见,中国忘宗数典的历史太久了。乃至上坟都要找不到墓地了!360度大家都知道是个圆,可你知道,72度的五维在哪吗?为什么,只有中国有先天图和后天图。外国没有!为什么先天图与后天图,一个是八,一个是九。而且一个有五,一个没五。我不知道,中国现在还有没有像样的易学爱好者。但是我敢说,几乎是了了无几。可叹的是中华古国的文化的承继真是岌岌可危!
现代天文和古代天文相比,真是不可相提并论。五运六气的自然规律,五运六气的生命规律。在我们对抗自然灾害的规避和预测中,有大量的资料可查,书籍可证。400年不闰,那是古人的认知。太阳自传11圈为一个轮回,而且还有大煜射日之说(11日)。就像古籍中的太乙说,一个事情的 被认定,要上10万的数字,经过好多层次的筛除,剩下的个位数才能做出推论。而且结论还是那样的精准!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预测学的各种门派诸流吧。几千年下来了,我们的历法还精准地为着我们的农业保驾护航。这不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吧!
虽然金木水火土,在中国古代十分盛行。但是近代与现代就十分艰难了。人们已经习惯了观点渗透,而不习惯意识的感悟。更不适应严谨的论理思辨!科学逐步的取代真理的位置,而易经正是我们走向真理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