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2020 见证之年
渊 . 2020-12-31

是惯例的年末总结,今年却思索了很久才开始打字。甚至标题也还未想好该如何总结这一年,大抵是因为无论对于国家,还是我个人而言,都是既困难又成长的一年吧。

此时此刻,我的崽崽陪在我的身边,软乎乎肉多多的大团子,迷蒙的睡眼惺忪的盯着我移动在键盘上的手指,大抵是思考着是睡一觉还是扑过来咬一口。

1月伊始之时,已经回国有15个月了,是安稳舒适的生活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步调。月初定期忙碌加班,周末一如既往约着朋友们吃喝吹水探索大广州,抑或泡壶浓茶配上一本杂文享受午后安逸。如无意外,这样的状态在短期内都会让人极度舒适并些许“不求上进”。然后变数便来了,在举国上下满心欢喜迎接除夕春节之时,新冠疫情猝不及防的席卷而来,来势汹汹气势昂昂。

2月,抗疫高潮。不止是一个人的生活停摆,还是一个城市的封闭,更是一个国家的暂停。有生以来,有深刻记忆以来,大概是最大的“磨难”和“挫折”了。在那样的节点之下,没有概念疫情会持续多久,会蔓延多长时间,会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心力。唯一仍维持住的,大概是在家办公的规律上下班作息。但也因此,足不出户,小心翼翼,加强锻炼,恨不能隔绝所有的可能的病原体。在一切“灾难”面前,人类都显得渺小,但人类的顽强生命力来自于精神,而并非肉体。

3月,大部分的城市大部分的生活工作开始缓慢恢复,在家“憋屈”一个多月之后才终于迈出“生活小圈子”在不复热闹的商业区见了“恍若隔世”的朋友们。差些都要忘记外出的感觉,穿好看衣服的感觉,认真化妆的感觉。果然,人是必然需要“社会活动”的,脱离了“群体”的感受一定是不完整的。而这场可以称之为“灾难”的疫情面前,再迟钝麻木的人,都会更加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健康的可贵,正常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更加懂得珍惜所有的宝贵的事物。

4月,春暖花开,武汉解封。虽然疫情的的确确从各种各样的层面考验我们的生活,考验每个人的意志力,但也有史以来最让人迫切的感受到国家的强盛和凝聚力。生为中国人,真的幸福骄傲又自豪。对于快要习惯“宅家办公”“足不出户”生活的我,4月最大的决心是报名考试以及拔智齿。至今,也还记得被敲到感觉“下巴要脱臼”的酸麻。但开始任何一件事,都要先迈出一步,才会有后续的种种可能。拔牙大概也是同理。

5月,一言难以形容。当在家办公与定时学习的生活状态成为生活习惯的常态之后,已经没有疫情高潮时期迫切想要出门的欲望,反倒是享受时间全由自己把控的自由舒适感。感觉有些许体会到自由职业的乐趣,在此状态下也并没有缺少与老友们的相聚。只是生活的变数就是在潜移默化的舒适里突然而来,如同之前的疫情,当然五月的变化却并不能如此和疫情相提并论。在平和安稳的状态之下,佛系接受了长辈的好意,意外的遇到了感觉契合的一个人,并“出乎意料”的中断了四年的华丽单身状态。此间,同时,还做出了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人生一个抉择点”的选择:换工作,当然在别人的观念里是换了行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6月,平和接受,静心准备,迎接崽崽。五月落地了两件事,朋友调侃说“你这是事业爱情双丰收啊”。其实落地的是决定和态度,心里对于太过陌生的未知仍抱有着忐忑飘忽,人生哪有那么笃定的答案,无非着选择了方向便尽力前行。好在有全心支持我的粑粑麻麻,有满心为我考量的朋友们,至少心理上安稳的准备着面对“挑战”。大概也是因为将要真正“独自”生活,毅然果断的圆满了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养一只软乎粘人的喵,达成了人生猫狗双全的第一步。粑粑麻麻如同天底下所有“口是心非”“口嫌体正直”的父母一样,边说着不愿麻烦多养一个小生命,边宠着惯着崽崽终于把亲生女儿挤到了“毫无家庭地位”的地步。总归,六月是在跌跌撞撞的前行着。

7月,忙碌聚会,新生活开启。总归要离开熟悉的城市熟悉的圈子,也不过是一年多的时间便又是一次“全新开始”,难免多了几次“频繁”的聚会好似每一个小圈子的朋友们都想为我“送行”一次。因为这些朋友们,常常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很富足,便不觉得孤单也不觉得前路艰险无人陪伴。而因为变动所带来的搬迁、忙碌,和些许的陌生感,往往都可以更平和从容的接受并化解。

8月,适应生活,并尝试享受生活。全新的生活之于我,算不上多么的难以接受,一直以来习惯了变动和“游荡”,并非不能接受,只是更希望能“稳定”落地。而新工作的步上正规,也意味着开始忙碌到有些“失去生活”。对个人而言,确实是一种新鲜的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可能是还没有变机械,可能是还没有成为麻木状态,也可能还带着新鲜感的动力。而“久违”不常有的感情生活,看似是“热烈”或者“浓厚”的,其实本质里已经渐渐感到了“被紧逼”“被推动”“被占据”。也曾自问:是出于不习惯,还是出于更深层的抵触。大概在当时,是没有获得答案吧。

9月,享受和崽崽的独居生活之余,开始尝试平衡工作和生活以及“逐步恢复”“社交小达人”的状态。过往的经历带给我的能使自己骄傲的优点,一定有一项:适应力强。也或许是更容易“知足常乐”而少了很多的挑剔和任性。此外,适应生活后开始找寻乐趣的状态也实实在在的更加佐证了一件事:我是个不能脱离朋友的“社交型外向人格”。换句话说,是个可静可疯可乖可浪的“神经病”~通过环境和改变和接触不同的生活,从而经历不断精准认知自己的过程,也意味着更明确的不止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也会更清晰自己想要的。往往,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和问题会随着自我认知更加明确而暴露,而“求同存异”中观念碰撞处世态度磨合的过程也会反向推进人对自我的认知。

10月,在即将迈入27岁的路口,“挣扎”后坚定而果断的做出了取舍,亦或说是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内心。四个多月,刹住了一场“被推着赶进度”的感情,终止了“边说着理解边道德制高捆绑”“认为只是时间差”的崩坏。想想,人的心理和人的思维真的是很有意思很难以琢磨透的事物。看待世界的角度,看待人生的角度,选择处事的态度,选择为人的态度,好似每一样都在改变着,但又好似每一样都有生根落地的固执。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们,我们所看所做所想所说,无形之中是在串联中构建成当下的我们。我仍然认为我是幸运的,有相对开明且支持我的父母,有志同道合的理解我且一路前行的知己朋友们,有像我的孩子一样的生动鲜活健康的崽崽,也有在找寻自己认知自己的路上“不费力气”又格外幸运的遇到一个契合的人。曾经看到过一个观点,并也切身的赞同这个观点: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圆,不断充实自己去成长和前行,然后会遇到另一个观念契合兴趣相投步调相似的圆,会相交着但不重合的一起更好的前行。

11月,继续成长,接受新的机遇并挑战。如果说生活的满足感来源于自己亲人朋友情人以达到内心的富足感,那么工作的满足感大概是被认可被赏识以达到内心的成就感。可能又将经历变动,又需要“折腾”适应,但是踏上的这条路是朝着认定的方向,那么年轻之时还有什么好畏惧呐。而这一整年最热闹最有生活的大概也是在这个月了。跟着大怂游荡了汕头潮州南澳岛,带着大怂射箭滑冰看杂书,也跟着大怂吃吃喝喝听音乐会,也抛下大怂和闺蜜们玩耍拍照“找乐子”~在做自己的同时,也发掘新鲜有趣的事情一起尝试一起成长一起变好。可能没有人能保证永远能立下永不倒的flag,但珍惜享受当下并努力前行去争取一个可能的未来,大概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

12月,“猝不及防”就来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已经鲜少有手忙脚乱的“慌乱”状态了。撸崽看书看电影和大怂玩耍,听起来好像并不新鲜但总会想要添加新的乐趣,并时时提醒自己感恩美好感恩生活赋予。也及时的赶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见了许久未见的老同学们。回忆起来,最温暖最单纯最简单最执着的,大抵是初中的那三年,以及拥有初中那三年最好的时光和同学们。重逢真是美好的事情,让人会恍然自己还是天真且纯粹的自己,可能成长难免伴随着丢失很多找不回的纯真,但成长可能同样会带来不曾想象过的美好。

尽管2020年的疫情并没有划下句号,尽管2020年的自己还在“漂泊游荡”,尽管2020年的自己从一个“坑”跳入了另一个“坑”,尽管2020年还在艰难又努力的前行,但是2020年的心理成长与自我修养大概能有一个小跨步,2020年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了一个小方向和小目标。2020年的自己看了22部电影,看了15本书,走马观花的“路过”了4个城市,好像并没有点亮什么新技能,好像创收这件事也还没能突破,疯狂增加的可能就只有微信的“好友”数量了。仍能算是有些“收获”的一年吧~

厚积薄发,踏实成长,纵向生长。回看过去能自省自己,看向未来能更勇敢。希望我爱的人平安喜乐,希望我的崽崽健康长肉,希望自己努力更好,希望2021年会是更好的一年。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