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旅拍短片 | 熬过了异地恋,便是一生
“这应该是我记忆里
最难忘的一场冬天
仲冬季节的雪
一如往年
仍然飘落
我走了一万里的长路才遇见了你
见了又伤别
我们相隔异地
每一次的告别
因为恋恋不舍
总显得无比漫长
时间不声不响地
构筑了四年的段落
将爱恋填进一篇又一篇章程
“这边下雪了,你 还好吗?”
想要和你共享悲喜
想要和你
一起去追那些遥远的光
忘...
日本旅拍短片 | 熬过了异地恋,便是一生
“这应该是我记忆里
最难忘的一场冬天
仲冬季节的雪
一如往年
仍然飘落
我走了一万里的长路才遇见了你
见了又伤别
我们相隔异地
每一次的告别
因为恋恋不舍
总显得无比漫长
时间不声不响地
构筑了四年的段落
将爱恋填进一篇又一篇章程
“这边下雪了,你 还好吗?”
想要和你共享悲喜
想要和你
一起去追那些遥远的光
忘记所有的沉默和分别
想要
每一个闪光的时刻都和你在一起
让我留在你身边
再也不说「再见」”
“晓松奇谈”里的插曲,是高晓松演唱的呢,没想到他的嗓音还蛮质感的,一直很喜欢这种沙哑磁性的嗓音。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都很简单,但是给人的亲切感和画面感都很强,可能怀旧的歌曲总是很容易把人带回那个年代,眼前会浮现出曾经的一幕幕吧。
在欣赏这首歌的时候,曲调间竟然听出些曾轶可的味道呢~~~
旧的童年 —— 高晓松
进了一扇大铁门
穿过一片小树林
爸爸妈妈陪着我
堆雪人
妹妹抱着酸奶瓶
远处传来下课铃
那根烟囱安静的
像一阵烟
那串浏洋河的鞭炮清脆的响啊
那个戴眼镜的少年静静长大
那些做不完的作业多简单啊
后来没了老师 没人考试 多难啊
我有蓝色的弹球
我的右手插着兜
我骑着车超...
“晓松奇谈”里的插曲,是高晓松演唱的呢,没想到他的嗓音还蛮质感的,一直很喜欢这种沙哑磁性的嗓音。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都很简单,但是给人的亲切感和画面感都很强,可能怀旧的歌曲总是很容易把人带回那个年代,眼前会浮现出曾经的一幕幕吧。
在欣赏这首歌的时候,曲调间竟然听出些曾轶可的味道呢~~~
旧的童年 —— 高晓松
进了一扇大铁门
穿过一片小树林
爸爸妈妈陪着我
堆雪人
妹妹抱着酸奶瓶
远处传来下课铃
那根烟囱安静的
像一阵烟
那串浏洋河的鞭炮清脆的响啊
那个戴眼镜的少年静静长大
那些做不完的作业多简单啊
后来没了老师 没人考试 多难啊
我有蓝色的弹球
我的右手插着兜
我骑着车超过你们
不回头
院里漂亮的小妞
我没拉过她的手
可她每次遇见我
都那么害羞
那串自行车的铃声清脆的响啊
那个不扶把的少年终于长大
那个天黑关门的老张多简单啊
后来没了老张 没人站岗 多难啊
我还住在那个院
只是没有了伙伴
我的窗户整天都
拉着帘
又是一个下雪天
我一个人站在那
想着想着竖起领子
点一根烟
我是如此的单独而完整
在多少个清晨
我独自冒着冷
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
为听鸟语 为盼朝阳
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
但春信不至 春信不至
我是如此的单独而完整
在无数个夜晚
我独自顶着寒风
伫立在老橘树下的桥头
只为听一曲 夜莺的哀歌
我倚暖了石栏上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但夜莺不来 夜莺不来
——徐志摩《我是如此单独而完整》
静听林海创作的《琵琶语》。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 ...
我是如此的单独而完整
在多少个清晨
我独自冒着冷
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
为听鸟语 为盼朝阳
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
但春信不至 春信不至
我是如此的单独而完整
在无数个夜晚
我独自顶着寒风
伫立在老橘树下的桥头
只为听一曲 夜莺的哀歌
我倚暖了石栏上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但夜莺不来 夜莺不来
——徐志摩《我是如此单独而完整》
静听林海创作的《琵琶语》。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 “泣泣私语诉衷肠” 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思想感情。此曲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还是曲子中间那一段,也许是林海对钢琴总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时钢琴突然变成主奏,琵琶变成伴奏。配上一段有如天籁般吟唱的女声“啊……啊……”,在琵琶声泣泣的背景下,将琵琶欲表之情展露得淋漓尽致!曲尾,再度重复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琴声过后,私语的夜幕就随着水乡的日落诗意般降下了,情感的宣泄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