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怡亲王府抄本
已卯本简介
已卯本又称脂怡本,脂馆本。题“石头记”,见于封面。每回卷端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字样。第二册封面书名下注云“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三册书名下复注云“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红学家们认为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年)。 己卯本残存四十一回零两个半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其中第六十四、六十七回原缺,由清代嘉道时人抄补)。十回一册,共四册,面十行,行二十七至三十字左右。其中第一回 开始缺三页半约1800字,十回末尾缺一页半约900字,七十回末缺一又四分之一页约700字。 由于它们均在每十回的尾页,故知系在流传过程中残...
已卯本简介
已卯本又称脂怡本,脂馆本。题“石头记”,见于封面。每回卷端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字样。第二册封面书名下注云“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三册书名下复注云“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红学家们认为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年)。 己卯本残存四十一回零两个半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其中第六十四、六十七回原缺,由清代嘉道时人抄补)。十回一册,共四册,面十行,行二十七至三十字左右。其中第一回 开始缺三页半约1800字,十回末尾缺一页半约900字,七十回末缺一又四分之一页约700字。 由于它们均在每十回的尾页,故知系在流传过程中残缺。
此本五十五回下半回至五十九回上半回原与此本分离,五十年代初由历史博物馆购藏。1975年经吴恩裕和冯其庸研究,发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三回又两个半回(五十五回下半回至五十九回上半回)的《石头记》残抄本是今己卯本的散失部分,因为里面同样避“祥”字讳。故今己卯本共存四十一回零两个半回。
此本三十四回末题“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终”,为脂本石头记第一个出现“红楼梦”标名的本子,说明曹雪芹生前一度使用“红楼梦”为书名。第十七与十八回尚未分开,共用一个回
目,第十九回无回目,第六十四及六十七回原缺,与庚辰本同。此本中六十四及六十七两回系据另一种钞本钞配,见第六十七回末注云“石头记第六十七回终,按乾隆年间抄本,武裕庵补抄”。此本中的“祥”、“晓”等字缺笔,明显是避讳。经吴恩裕、冯其庸先生考证,此乃怡亲王府抄本。因为老怡亲王叫允祥,小怡亲王名弘晓。别人家是不可能这样避讳的。与《怡府书目》相对照,正相符合。因为(怡府书目)同样避“祥”、“晓”之讳。此本避怡亲王允祥和弘晓的家讳,故论者以为是从怡亲王府抄本所过录。此本无复杂的眉批夹批,前十一回是一个白文本(后抄录它本批语十五条)。回前总评单占一页,有双行批注,没有眉批和旁批。批语绝大多数在正文内双行书写,计七百一十七条,与庚辰本全同(除多一条单字批外)。只有十二处写在正文右侧。这些侧批为别本所无,见于第六回和第十回。此本讹夺字很少,文字有多于庚辰本的地方,语意较庚辰本确切。底本可能早于庚辰本,为庚辰本祖本。
此本中夹有四张笺条,补此书批注不足。第一张为第一回正文“昌明隆盛之邦“批注“伏长安大都”;第二张为第四回“护官符小注”;第三张为第五回题诗一首;第四张为第六回题诗一首。
今本为武进董康旧藏,约在一九三六年归陶洙(亦武进人)。陶洙于丁亥年(一九四七)己
丑年(一九四九)据甲戌本庚辰本分别用朱蓝二笔加以校改,有校记二则。
一九四九年后,藏于北京图书馆。所残存之三回又两个半回于一九五九年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出现,中国历史博物馆购藏。一九八〇年五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时,对于陶洙校改之朱文蓝笔进行了清理和删削。 另有里仁影印本(台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
怡亲王府藏本脂批中注明“已卯冬”之批语共有24条,故又称“已卯本”,表明怡亲王府抄录《石头记》几乎与脂砚斋四评《石头记》同时。此批所说的“索书”者,很有可能就是怡亲王府里负责抄录《石头记》的人。因是怡亲王府的人来要书,脂砚斋不能不给,故发出无可奈何之叹。
十三果然是CP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