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超】灰线与风 01
*段奕宏/邓超 真人同人,烈日灼心 衍生
*不认识/拥有任何人物,本文纯属虚构,仅供娱乐
*如有bug请见谅
1
时装之夜那天北京是真的冷,十月底冷风吹得额头疼。从暖和的车里出来,脱了大衣,单薄的套装没有任何御寒作用,冷风霎时灌满全身,激得人浑身哆嗦。在签名板前站定拍照,段奕宏下意识缩短了给记者拍照的时间,转身溜下台朝旁边的内场通道处挤。旁边立刻有活动的工作人员过来给他领路,段奕宏谢了一声,稍稍抬了头在后台区域嘈杂的人群中略作搜索,他那助理大概惯常性的走丢了,好在内场比外面要暖和,大衣并不像刚才那么急需。还没进大厅的门,段奕宏...
*段奕宏/邓超 真人同人,烈日灼心 衍生
*不认识/拥有任何人物,本文纯属虚构,仅供娱乐
*如有bug请见谅
1
时装之夜那天北京是真的冷,十月底冷风吹得额头疼。从暖和的车里出来,脱了大衣,单薄的套装没有任何御寒作用,冷风霎时灌满全身,激得人浑身哆嗦。在签名板前站定拍照,段奕宏下意识缩短了给记者拍照的时间,转身溜下台朝旁边的内场通道处挤。旁边立刻有活动的工作人员过来给他领路,段奕宏谢了一声,稍稍抬了头在后台区域嘈杂的人群中略作搜索,他那助理大概惯常性的走丢了,好在内场比外面要暖和,大衣并不像刚才那么急需。还没进大厅的门,段奕宏在紧挨着的艺人休息室门口扫见平时跟在邓超旁边的助理姑娘小郭,一个人在那儿打电话。前段时间「烈日灼心」发布会的时候段奕宏在后台化妆室碰见邓超给他底下一帮人开会,神情颇为严肃,那工作团队里有人称呼的是邓总。段奕宏听见里面说话声站在门口没进去,那小姑娘眼尖瞅见了他,忙出来招呼了一声段哥,段奕宏笑了笑,连忙摆摆手让她进去,意思他没多少要紧事,等得空了再说。
段奕宏略迟疑了两秒钟,然后推开大厅的门进了内场。他到的不算特别早,看见蒋勤勤在那儿,就坐过去聊了两句,又和佟大为、乔振宇几个人打了个招呼,然后找到自己的座位落座,没再怎么走动。出席这种时尚活动大多数对段奕宏来说是乏味和无聊的,几乎规矩地在台下坐一晚上,形式大过于意义。他略前倾身子听着邓超在台上和大家调侃,手指摸着下巴上一个小的几乎不可见的刀片划痕,早上剃须的时候看邓超的综艺节目扯嘴角笑不小心划了个口子,刚划到就立刻拿开了,甚至都没有流血,不去摸都感觉不到。台上的邓超说话中气十足,吐字清晰,几束光打在身上照得人清晰而光洁,只在偶尔低头的瞬间脸没入背光的阴影里再看不真切。
领完奖下到后台助理发来短信还有几个本子待选要给他看,段奕宏叫把本子待会儿送去酒店,让司机明天早上来接他,因为不想等,自己就随着活动方的车子先回酒店了。
家里虽然离得不算太远,但有老人在,回家也就没法工作。也没叫助理和化妆师,他自己随便卸了妆,抓了抓还硬硬的发丝,呆立了片刻,回过神来看见镜中的自己,连忙抽出面纸擦了擦脸上的水。到房间里也没开灯,瞥了眼放在桌子上的一摞本子并没有急着翻开,黑暗中从楼外打上窗户的荧光吸引了他的注意。彩色的光束从楼底的脚灯打上来,不断地明灭晃动。他心上一惊,房间的温度太高了,以至于他恍惚间分辨不出到底窗外正对着的那条灯火摇曳的长街到底是长安街还是那个东南沿岸城市的临江大道。
哟呵,你这房子光线这么直射进来,晚上好睡么。电影拍了快小半个月,段奕宏第一次到邓超房间来,邓超的房子刚好在宾馆那层的拐角,路对面有个施工单位,大半晚上光线还是不息,其他演员和导演的房子刚好避过了,唯独这个房间能照到。
窗帘拉上就行,晚上12点半就停了。没事,反正我也不怎么睡。
要不给老曹说说啊。
给他说什么啊,真没事。邓超背身坐在床沿边,边脱了外套,边看着窗外目力所及很远处的最亮的鹭江道。
这房间的温度和光线,有点像厦门,段奕宏在那后来的许多个相似的夜晚,如果是一个人,脑子里就会冒出个想法,这么强烈的光,他究竟是怎么睡着的。
段奕宏生长在北方,虽然也经常在南方拍戏,但对那些水乡江城总是理解不透。好像天涯一角的地方,它的天气、脾性和习惯,总是不时提醒他外来人的角色。
而厦门又有点不同,他在心底依赖这个城市。他觉得自己把这城里江边山上的样子,还有那里的人,都记得很清楚。好像他偶尔回去厦门,哪里的阳光好,哪里的水更碧绿,哪里更悠闲,哪里更时尚,他都能立刻辨别出来,像个当地人一样。好像他一到那里,就被城市张开双臂环抱,欢迎回来,好像听见这样的声音。
那年新年刚过,初四又或者是初五一大清早,他为了新戏正在体验生活的派出所的洪副所长发了条短信过来,却不是拜年,告诉他鹭江起雾了,叫他早上晨练顺着鹭江道走走,看看鹭江的海雾,还有雾里江对岸的鼓浪屿。短信里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和本地人的自豪。段奕宏真的去江边了,鹭江上白茫茫的一片,烟雾缭绕,其实靠城里的马路上能见度也很低,潮气更重。他走到鹭江道上,思明区的建筑就被隐去了,朝对岸望过去,鼓浪屿万国建筑群只剩了些红砖屋顶露出来。他边跑边喘,鼻子里不一会儿就变得潮湿,跑几百米就停下四处张望,看不见来路,也看不见去处,印象里一直温婉的厦门,在那个时刻陡增一份苍凉磅礴的气质。
段奕宏曾很固执地要为自己的体验派经历找到更有力的理论支持,所以他一直觉得,如果真的是一个在福建出生长大的本地人如伊谷春,他对于这城市的任何变化,都会无比熟悉,没有任何的陌生新鲜感。要他段奕宏过来,一定不行,甚至只是微小的细节,比如在不该皱眉的时候皱眉,在该有微笑的时候木然。
就这样,段奕宏曾如此依赖这座城市,以至于他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能太过依赖。但依赖的感觉太过甜蜜,他有时觉得就算他会忘记北京四环高架的走向也不会忘记那里,他任它们滋长,暗地里的,带着嚣张气焰。
但是说不上来具体原因,也不知道具体从哪个时刻开始,但就如今晚这个突兀的场景,他发觉,关于那座城市,以及与它相关的记忆,终于开始慢慢褪色,以他最痛恨的方式,强背他的意志,正在不受他控制地渐渐隐去。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