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钟表学徒小寺4 钟表学徒小寺4 的推荐 sizhiwu794.lofter.com
跳池塘

[鼓手余命十日谭]灯线创作后记:为什么这个选项是BE?

steam免费游戏《鼓手余命十日谭》中灯路线的创作后记,带有大部分剧透,请在游玩之后观看。

summary:我一直觉得创作后记是个很臭屁很自恋的东西,但当第一次打完灯线的预览demo之后,我一边流泪一边开始写这些东西。这条线的故事后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事情,如果你喜欢这条线的话,我必须把它们都写出来才算真正完成这个故事。

那天晚上我从这一句开始写起:能参与到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并写出这样的故事,可能是我今年最幸运的经历了。

 

  

在一切开始之前……

太宰治去世之前留了一篇没写完的小说,讲一个英俊的好色之徒试着“有道德”地和他复数的情人们去say goodbye...

steam免费游戏《鼓手余命十日谭》中灯路线的创作后记,带有大部分剧透,请在游玩之后观看。

summary:我一直觉得创作后记是个很臭屁很自恋的东西,但当第一次打完灯线的预览demo之后,我一边流泪一边开始写这些东西。这条线的故事后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事情,如果你喜欢这条线的话,我必须把它们都写出来才算真正完成这个故事。

那天晚上我从这一句开始写起:能参与到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并写出这样的故事,可能是我今年最幸运的经历了。

 

  

在一切开始之前……

太宰治去世之前留了一篇没写完的小说,讲一个英俊的好色之徒试着“有道德”地和他复数的情人们去say goodbye,因为他有种“类似于思乡的情绪蓦然地浮现心头”,想从原有的生活里抽出身来。

接着主人公选择了一个粗野的乡村妇人和他一同拜访情人们,对于一个花花公子来说,让乡野妇人待在身边无异于是一种社会性层面的自杀,而两人一同去拜访情人们,则更接近与一种“自己料理自己后事”的荒诞幽默感了。

这就是我看到鳖老师的鼓手十日死的最初印象——椎名立希为了料理自己的后事跑来跑去。把作曲的事情交给素世,找海铃问支援鼓手,和该和解的一切和解,留下一首属于她们的歌。这是个很有趣味的故事,我们把喜欢的角色丢进突如其来的困境里面,期望她因此能展示更多我们喜欢看到的角度:慌乱,责任感,还有爱。

但是原因呢?为什么主角要进行这样残酷的行为?《goodbye》里是随年龄出现的求稳思乡的情绪,鼓手十日死里则是更加直白的,代表着作者意志的“神”告诉立希,你要在十天之后死了。我好喜欢这种自己料理自己后事的故事,所以在看《goodbye》的时候尤为好奇——让他做出如此举动的思乡的情绪的起源,那对被留在乡下的母女,在告别结束之后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这一切没有答案,太宰治没有写完这本小说。这种遗憾同样也出现在鼓手十日死上,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还在为灯的生贺稿件发愁,而灯的生日再往后一天就是这篇文章的一周年,椎名立希依然没有按时死掉。此世界观下的椎名立希活过了十天,活过了十个月,也许还要再活过十年一百年,大家开玩笑说,只要下篇不出来,椎名立希永远不死。

但是我会,我再看不到后续我就会死,而且万恶的鳖老师打了希灯tag却还没写到希灯,因此我更加地尖叫抓挠,一边在床上翻滚一边想这个故事他妈的只剩三天了椎名立希和小灯说完话转头就要睡过去了没写完的歌词都要变成辞世诗了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这让本来就看不到下篇的我变得更加难过——这首歌还会完成吗?立希要怎么处理和灯的关系呢?她是会如约地在最后一天死去还是因为某种原因活下来呢?

那几天我都在想这些问题,后来发现鳖老师笔下的椎名立希不仅没按时死去还爬起来参加了个希公活动的时候,我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种怅然若失的感受,也许我“心心念念想看到结局的作品”列表里又多了一个名字了。

直到五月末的时候,鳖老师找到我说大家要做一个以鼓手十日死为原型的游戏,问我能不能来写灯线的剧情。

 

来创作一个故事吧。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害怕。对话苦手,没有写作剧本的经历,在点开对话框前还在为立希的生贺稿件发愁,还有现实里的毕业答辩,秋招春招……拒绝应该是个很合情合理的选择,但是就当我回头打算逃跑的时候,美好的现状又出现在我面前:原作者来找我了欸。原来想过的那些问题现在正需要有个人来进行作答,而我可以很帅地说:是的,我已经有答案了。

所以我接了下来,接着对着空白文档发现我其实还没想好答案。

椎名立希,人死之前到底要干嘛?

有个很无厘头的回答是你得给你的好朋友发一条消息,告诉他如果不在三分钟之内转给五个人自己就会在几天之后死掉。椎名立希当然不会这么干,mygo里最有可能这么干的人是爱音但爱音是好孩子肯定也不会干出这种会让大家愧疚后半生的事情。我们不可能用到这个情节,但它引出了有关这个故事的第一个问题——你要在死之前告诉别人你要死了吗?

先说说不告诉的吧,韩剧里“得了绝症不告诉你偷偷消失”的情节俗套但经典,真相大白之后大家的眼泪尝起来也别有一番遗憾的风味。但叙述重心放在离去之后,故事就变成了mygo同人最不缺的追妻火葬场,叙述重心放在之前度过的美好时光时,我又无法摆脱未踏遗迹老师文中的那块饼干,再怎么写也没法望其项背。所以我没法写不告诉对方的情况。

但如果告诉对方呢?请大家试想一下你的好朋友突然告知你类似的事情吧,“XX,我再过几天就要死了。”你能平静地接受现状然后马上决定要和她珍惜最后的时光吗?我做不到,设身处地地说,我会困惑,会生气,会让对方别拿这种事情开玩笑,接着我们确认即将到来的死亡是真的,确认我们毫无办法,最后我会很难过,然后我们都很难过。

光是想想我就觉得这也太他妈残忍了。彼时游戏刚刚立项,大家还没提出“其实黑猫就是椎名立希”的设想,也没确定最后到底做一个什么样子的结局出来。而原文里,推着椎名立希火急火燎去死的东西很简单,就是神。机械降神的大锅盖扣在十日谈的头上,角色怎么跑也跑不开。是的,前文是说过“我们把喜欢的角色丢进突如其来的困境里面并期望她因此能展示更多我们喜欢看到的角度”,但这根本不是困境了,这就是没有解法的绝境,我喜欢Mygo里的大家,根本不想她们因为我一个破念头受此折磨,所以我也不想写告诉对方的情况。

那我还能写啥呢?我跑去看《余命十年》的电影,看《余命十年》的Mygo二创(抱歉一直拖到现在才看),感觉拉长到十年的战线不是很能对短短一天里的事有太多帮助;我又跑去重读了一遍《Goodbye》,毫无收获并发誓我要是紫砂死之前一定要把坑填完。最后我跑去看《救猫咪》,终于在这本经典的剧本写作工具书里找到一份公公又式式的商业电影剧本结构:你要在前几页交代人物和背景,要在引入的同时创造支线或者新角色,主角要在中点之后失去一切,陷入至暗时刻,而后依靠之前的支线破解难题,最后进入终场,大家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玩完十日谈的你能在这其中找到很多灯线剧情的影子。依靠着这个结构,我端出了一份绝对平庸但至少完成了的大纲:生命没剩几天的椎名立希在憧憬对象的家里经历了猜不到对方喜欢吃的菜,差点再次在厕所里晕倒,没法向对方开口坦白自己的离奇状态等连续挫折后,似乎来到了人生的谷底。但是随后在她们一起做菜时,她因为生活习惯给高松灯做的拿手好菜里多加了一味调味料,高松灯因此得到启发突破了角色设计的瓶颈。作为回报,高松灯也为立希陷在瓶颈的“故事”提供了修改意见:“有一个人再过几天就要死去,她该怎么度过这几天?”。高松灯隐约猜出了一点轮廓,但还是为故事写了一个“大家都在”的好结局。

但老实说,这份大纲和最终的成品在结尾上几乎完全不同:即使你选择隐瞒之后,椎名立希也会试着讲出自己的情况,在“我也有一个正在写的故事”的幌子下向灯询问意见;而在坦白导致的BE结局里,立希却隐瞒推后了自己的真实死亡时间(现在它成了BE结局里被否定的一个选择)。

“一个人醒过来,头上出现了死亡倒计时。那个角色有好多事情可以做,但是似乎都没法触及到倒计时这个问题核心。”她现在有点卡住了,觉得推进了很多却没意义,不知道让角色干什么了。

高松灯听完发表了她对角色的看法:创造一些有意义的事物和经历,与他相处的人和他留下的事会代替他接着活下去。“或者为什么我们不能机械降神地写他在最后活了下来,就因为她在和每个人的相处中都找到了那个最合适的解?”

  

来创作一个童话吧。

 这很明显不是个好的故事。所有想讲的东西都像菜市上的半扇猪肉一般被费力而直白地摊开在那里,那个蹄子还在往空中伸着去勾一个讲不明白的“试着活下去,解决死亡倒计时”的故事。

所以我们又回到最开头,看了看人设表,重新从“椎名立希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高松灯”的情节开始:椎名立希现在是个老师,而灯是个作家,她们在黄昏的废弃小公园边遇见了。

为什么灯会独自一人出现在连立希都要匆匆走过的危险地带呢?我必须从角色信息上给这个不太常见的行为增添一些合理性:灯本来就很喜欢大自然,她在这里亲近自然,翻翻石头或者虫子;或者灯是一个作家,她正在给自己的书取材。从事后的眼光看来,这两种理由单列出来都有些苍白:亲近大自然没必要一定是在接近深夜的时候,取材又要如何才能取到小树林里?我对灯要取什么材没有头绪,灯是个作家,她会写什么?

朋友们,不要为了结果倒推起点。也许有时你会创作,你手里有把你觉得还不错的宝剑——写一个生命相关的故事——想为它找个剑鞘,然后你恰好发现旁边有个和它看起来刚好能容下它的,两个孔的插座。我就这样不经过大脑地把它们组合到一起,搞了一个非常雷人的东西出来。

为了一个生命相关的故事,高松灯跑到公园取材。那时设定里的公园还没荒废,即使没有跳广场舞的大妈也是个很有人气,很有烟火味的地方。这种素材要如何运用到有关生命的故事里?我想起《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想起沉舟侧畔千帆过,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地方总是会引发将死之人的触景生情,那么灯的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快要死去的,或者因为某种原因开始思考生命意义的人?

现在看来这种设定实在是太过重复,按原计划走的话,我们会有一个灯笔下的快死的人,有一个立希嘴里的快死的人,还有一个真的快死的椎名立希。所以在制作组开会的时候,我用这个想法从水獭老师那里换来了一段理所应当但是同样难捱的足够漫长的沉默,接着他说:“这个会不会有点……”

“有点太成人了。”灯会思考生命,但真的让她写这些深刻到得翻翻哲学书的东西时又有种让幼嫩的蕨菜顺着竿直长的感觉,我们都觉得还是那种自然的带着绒毛的卷曲更吸引人一些。“童话怎么样?”水獭佬这么说,然后一切事情都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

 

勇敢地向风雪中去

童话故事的主角就不用必须是人了,再加上是灯写的故事的话,我几乎在最开始就决定了要选择动物,而且是昆虫来作为故事的主角。那么,它应该是什么虫子呢?那个“将死之人”的惯性还没停下来,拉着我很快找到了蝉,这个近乎完美的主角:用蛰伏在土壤里的日日夜夜,换来一首会在秋天渐渐衰弱下去的,有关夏天的歌。它有生命,有歌,有命中注定的,时间明确的死亡。

但是它会有什么故事呢?只是蝉的平凡一生可称不上是个童话,它一般需要一个足够超出现实的场景,去承载某种立意,或者实现某种期望。我的期望是什么?我希望椎名立希活下去,最后过上“大家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俗套剧情。所以这个剧情也就该是这样,蝉因为某个原因活过了冬天,然后和大家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然后故事又回到起点——蝉为什么要活过冬天?高松灯问出的问题也是我当时最多的困惑,这是一个结果导向的,典型的“为了一口醋而包起来的饺子”,但我的手法拙劣,光是饺子皮就破损不堪,更不用说粘合。

因为它从来没见过冬天?因为某个角色给他讲述过冬天让它产生好奇?还是因为冬天就在那里?这些理由都不能算错,但是还不足以推动它去做这样一个重要的,和她平时生活完全不同的决定。

这不仅仅是蝉的问题,也是椎名立希的问题。在突如其来的死亡面前,椎名立希有一首没有写完的歌,有一个放心不下的乐队,有几段还没正式放下的往事,所以她不想死。

不想死。我有种触碰到什么的感觉。想活下去和不想死虽然结果相似,但中间有着一道巨大的鸿沟。立希被动的不想死是如何变成蝉主动的想活下去呢?我想起她解释学习DTM的那句话:“因为以后可能会用到。”一个美好的,哪怕是仅仅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未来,足够她和它去做太多事情,所以场景几乎马上就照着这段情节构建好了:一个虚幻而美好的未来,一个回应了孤独的蝉,带它重新认识世界,让它知道还有新的活法,新的未来的新新虫子——那只能比蝉稍微多活一会的蟋蟀。

直到现在回忆起这段创作过程的时候,我都还是忍不住露出笑容:最开始立希是被作者寄予活下去的愿望的蝉,但当最后灯线完成,蝉的角色完整起来时,似乎灯与希都能带入这个角色:起初她们孤独,然后遇见了对方,在夏天的歌声中构建起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然后秋天冬天到来。这是立希的故事,也是灯的故事,也是灯会写出来的故事。写到后面谁是谁的对照关系已经不再重要,这些情节就是为她们而生。

所以,你会看到最初在夏天就会死去的蝉,最后反而在灯的故事里成了那个带上了代表着大家的回忆的东西,喊醒了不知是睡了还是死了的蟋蟀的家伙。一开始选择没有说出真相的蟋蟀,最后在一丛叶片里沉沉睡去,又在后续的可能性里被喊醒,起床看雪。快死掉的蝉是椎名立希,被喊醒的蟋蟀也是椎名立希;希望对方醒来的蝉是灯,讲述着最喜欢的,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蟋蟀也是灯。这片雪里没有椎名立希,没有高松灯,只有一种灯试着传递给你的感觉:我还是想讲一个温柔的故事,在那里,大家都活了下来,然后我们冲破风雪,去看来年和来年的来年。

“这是你给我的挡雨叶片,这是你捡到的会折射出七色光芒的玻璃碎片……”

“这是我刚刚捡进来的雪,你要是睡一整个冬天的话,它就要化掉了。”

 

 

“为什么坦白是BE”,以及一些私货

从游戏发行后的反馈来看,似乎大部分人都会初见选坦白然后一头扎进BE里,并对这个设计感到十分的不解。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困惑,在最初的大纲里,坦白才是进入GE关键选择点。

从最初的大纲开始,灯线就是围绕“坦白”和“吃饭”两个概念进行构筑的。选坦白主要是因为我认为椎名立希即使能忍住不跟其他人讲自己目前的身体状态,但是怎么去面对“一辈子乐队的未来”和“灯的反应”一定都是她会去考虑的问题,灯在乐队里的地位特殊性决定了她在椎名立希即将死亡这个事情上是有比其他人都多的知情权的,如果说有人听到椎名立希说自己快死了,那这个人有可能是海铃或者素世祥子,但如果说有人“应该”听到椎名立希说自己快死了,那这个人只会是灯。所以即使过程可能会很痛苦,椎名立希还是会考虑,要不要告诉高松灯这个事实。如果你选了坦白,没关系,你是乐队和一辈子约定的守护者,做的很对。

但是在告知的事实执行上来说,椎名立希必然会受到“自己不希望灯因为这件事过于伤心的保护欲”和“倒计时及悲惨未来带来的紧迫感”之间的相互拉扯,大纲初稿里我希望用做饭拉进双方距离,为坦白创造支点,最终在“讲故事”的坦白形式中得出解法。但反思之后我发觉我没法这么轻飘飘地写出来,死亡是个很激烈的东西,它不应该被夹在诸如“我有一个朋友”的试探和擦边球里被说出,正式版里它变成了一次更激烈的,不合时宜的晕倒,然后你站在门后,决定要不要和门另一侧的人一起直面现实。

  可惜的是,“机械降神的大锅盖扣在十日谈的头上,角色怎么跑也跑不开。”,即使直面它之后,死亡仍然是难以阻挡的。当乐队和一辈子的约定都不可避免地会被死亡轻松击溃的时候,椎名立希的告知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她本身就没有做好任何准备:没准备好面对死亡,没准备好在超市里遇见灯,没准备好突然晕过去要怎么办,没准备好要向灯开口。所以当选择突然到来时,她很大可能会接着做她最熟悉的事情:一意孤行,自作主张地保护Mygo。

  这就是椎名立希为什么会选择隐瞒。这不是个最理想情况下的正解,我们应该坦白,应该去试着让灯最终接受这个事实,为自己的死亡铺设一个平静的结尾。但灯接受现实的过程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完结,椎名立希也不是完人,她也有莽撞笨拙的缺陷,有自己内心的ego,会在不通知队友的情况下接着打鼓接着作曲。撒谎是个紧急而拙劣的选择,它把大家这些年来的熟知和信任致于不顾,但立希又把这个谎言交给灯去补完,信任灯能够补完它,用它能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保护一颗敏锐而脆弱的心。这听起来是个矛盾的举措,但我想,如果是椎名立希的话,她就会这样做,这是个当断不断的谎言,她是个留恋柔软的人。所以,我把这个选择做成了GE:我们假装世界会继续正常地运行下去,就像蟋蟀没有开口戳破蝉的想法,假装蝉能活到第一场雪,然后它就真的生效了,像个童话故事一样。这就是为什么隐瞒成为GE的原因。

 

  再次向有疑问的各位致歉,这确实是一个反常的想法:你需要选择错误的方式才能抵达正确的路线。但椎名立希在正剧里一直在做她觉得正确的事情,而我们都看到了,只做正确的事情是没办法爬到山顶的。

而另一个概念吃饭嘛……这就是茫茫多私货里的其中一环了。

好好吃饭救不了我也没给我任何的光明……吗?

(推荐BGM:爱、死亡和皮套人——普信主义)

食欲是一种基础而直接的欲望,年初写《饥饿感》的时候我在写希灯吃东西,年中写十日谭的时候我在写希灯吃东西,到了年末写《凌晨到家》的时候我还在写希灯吃东西。似乎吃已经成了绕不开的一环,为什么呢?人在生病的时候食欲会降低,方言里老人去世也避讳性地叫做“不吃饭了”,这些情况会让你产生一种感觉,似乎只要能保持对食物的热情,人就可以一直活下去,食欲成为了生命力最直观的代表。

学生时代最后一节课总是饥饿难熬,好好吃饭就成了那段平凡生活里最大的幸福。一口热菜热汤能带来莫大的慰藉,而我的大学绕不开看虚拟偶像的那几年时光,好好吃饭作为她们的问候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很多。即使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不再看了,但这段时光总还是很珍贵,因为不管看不看管人不管世界怎么变,好好吃饭都是一种最为简单便捷的幸福。按时吃饭,也许人就能一直幸福下去也说不定。

勇敢地向风雪中去

(推荐BGM:三季虫——九重临)

  没有这首歌就没有灯线最后的童话,它对故事的影响大到我一度担心会不会被指认融梗,但最终灯和希还是把这个蝉的故事融进了她们自己的色彩。真的很抱歉,我忘不了这首歌。

  出现了我的无关痛痒的噪音/在你心里我有没有可能成为风景/让你在我离去后还能想起/春季夏季看似永不会枯萎的热情/勇敢地向风雪中去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

(推荐BGM:给你的诗-马路之歌——张广天)

在GE结局的最后,立希在黄昏中登上千登世布道桥,向窗口的灯挥手告别。这个结尾的想法来自于Mygo里最开始Crychic相见的时候,有一个灯从楼上向下望,看见三人在抬头看她的镜头,我觉得如果我是灯的话,第一次对“乐队”而不是对祥子本人动心的镜头就在那一刻。

而且这个视角有一个我很喜欢的点就是,从灯的角度往下来看,立希的动作会一览无余,她没办法逃跑,没办法找什么东西遮住自己,但本该感到难堪的立希最后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感动中,抹着眼泪接受了对方关心中的善意,甚至没发现对方是什么时候回去的。从她泪眼模糊那一刻开始,灯线就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椎名立希自己接纳了部分的自己,内化了要好好活下去的期望。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高楼和街道也变幻了能通常的形状,像在电影里。你就站在楼梯的拐角,带着某种清香的味道,有点湿乎乎的,奇怪的气息,擦身而过的时候,才知道你在哭。事情就在那时候发生了。

除了这一段之外,灯线还有其他致敬恋爱的犀牛的部分,比如对雪的“一切白的东西和你相比都成了黑墨水而自惭形秽”的描述,以及下一句里蝉的沉默中包含的那句“一切无知的鸟兽因为不能说出你的名字而绝望万分”,总之就是原作真的很痛苦很浪漫,大家都去看都去看。

 

在游戏正式发布之后,即使观看别人的实况,已经看过许多遍的剧情配着大家初见的反应,还是忍不住让我流下泪来。搞同人是个播种爱意收获爱意的过程,而我们现在终于交出了我们的答卷,站在了丰收的爱意里。

能参与到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并写出这样的故事,可能是我今年最幸运的经历了。

 

致谢

感谢杰尼鳖老师,创造出这样一个精彩而深刻的故事。

感谢水獭老师,灯线的故事因为你的选曲和演出变得完整,甚至完美。

感谢余怀仁老师,从最初到最终,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结局。

感谢告白老师和夜蚺老师,简笔画和人设图我会珍藏一辈子的。

感谢制作组的大家,能和各位共同参与制作是我的荣幸。

感谢读到这里的你,谢谢你的游玩和爱。

感谢高松灯,你是尚未透过折镜的光,是世界纯白色的核心。

感谢椎名立希,一直活下去吧,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2024/11/23


仁怀鱼

感谢大家对我们游戏的大力支持~

感谢大家对我们游戏的大力支持~

LOFTER话题君
 【评奖已完成,收集信息中】✨...

 【评奖已完成,收集信息中】LOFTER青禾计划正式开启>>

千粉以下的创作者们速速集合啦!!用努力和热情点亮每一个梦想~

报名参与活动,万元奖金、流量扶持、限定认证称号等专属福利等你解锁!

【参与条件】

报名时粉丝量<1000

【活动时间】

2022年4月6日-2022年5月8日

【参与方式】

点击活动H5 上立即报名 按钮完成报名,投稿添加#青禾计划# 标签,即可参与;(需在APP中打开完成报名操作)

务必在H5中完成报名,作品主题不限,图文视频类型不限哦~

【奖励设置】

*所有奖励若同时满足条件,则奖金叠加...

 【评奖已完成,收集信息中】LOFTER青禾计划正式开启>>

千粉以下的创作者们速速集合啦!!用努力和热情点亮每一个梦想~

报名参与活动,万元奖金、流量扶持、限定认证称号等专属福利等你解锁!

【参与条件】

报名时粉丝量<1000

【活动时间】

2022年4月6日-2022年5月8日

【参与方式】

点击活动H5 上立即报名 按钮完成报名,投稿添加#青禾计划# 标签,即可参与;(需在APP中打开完成报名操作)

务必在H5中完成报名,作品主题不限,图文视频类型不限哦~

【奖励设置】

*所有奖励若同时满足条件,则奖金叠加

🌱萌新试炼:新用户报名后,在活动标签下完成在LOFTER首次发文,参与瓜分2000元奖池

🌱爆肝奖励:投稿数≥1,可获得活动限定头像框(有效期90天)头像框每周发放一次;投稿数≥3且总热度≥30,参与瓜分10000元奖池

🌱人气争霸:活动期间涨粉数TOP50 获得66元现金红包奖励

🌱热度挑战:活动期间单篇投稿热度≥1000的创作者,参与瓜分8888元奖池

🌱荣誉见证:活动期间根据发文量、热度、涨粉量总和综合评选100人,获得限定认证称号(有效期6个月)


奖项已评选完毕,如有疑问请在6月13日前私信 @LOFTER话题君 或咨询客服

更多活动细则可进入活动H5 查看,和青禾计划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