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明人间之骨-两种爱和两种为了
花最开始下定决心似乎是为了母亲。“正因为喜欢着母亲,希望母亲不必为了自己和哥哥牺牲自己”所以花才动手杀死了父亲。但在向学姐倾诉时,她的回答已经改变了:
栞⁰:
—是因为母亲才把父亲杀了吗?
花:
—不是,是因为自己。
—我只是想自己变得轻松一些而已。
栞:
—是吗,并不是只想着母亲吗?
—难道不是你不想把母亲当作理由才会说“是为了自己”给你自己听的吗?
花:
—......
—不是的...
栞:
—......
—是吗...
花大概是因为确认了自己的罪才会这么说,因为意识到自己是错的,所以才没法忍受把母亲作为自己的借口。虽然实情...
花最开始下定决心似乎是为了母亲。“正因为喜欢着母亲,希望母亲不必为了自己和哥哥牺牲自己”所以花才动手杀死了父亲。但在向学姐倾诉时,她的回答已经改变了:
栞⁰:
—是因为母亲才把父亲杀了吗?
花:
—不是,是因为自己。
—我只是想自己变得轻松一些而已。
栞:
—是吗,并不是只想着母亲吗?
—难道不是你不想把母亲当作理由才会说“是为了自己”给你自己听的吗?
花:
—......
—不是的...
栞:
—......
—是吗...
花大概是因为确认了自己的罪才会这么说,因为意识到自己是错的,所以才没法忍受把母亲作为自己的借口。虽然实情或许是,为了自己和为了母亲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才会将父亲杀死,但是在诉说理由时,却不能将母亲作为自己的借口,作为自己的挡箭牌,否则即为可耻,不应该提起母亲,因为杀死父亲的有罪的不是她,而是这个真正行动了的自己。
“虽然有母亲的因素”不是的,虽然是为了母亲,但是为了母亲是不可由花诉说的。“为了”的决定权在母亲(或者说,在他人),只有母亲确认这“为了”,花才能承认她的行动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母亲。
但母亲的承认毕竟是不可能的,在最终的坦白前,母亲不会主动向自己的孩子诉说父亲死后自己究竟是怎样的心情(松了一口气,但沉重)。即便在花坦白之后,母亲也不会说“谢谢你杀了父亲”(也是变相承认杀人无罪)。母亲的矛盾即在于此,一方面她不希望自己和丈夫继续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因为最终让她脱离这种关系的是丈夫的被谋杀。她一方面希望丈夫离自己而去,一方面同情着被杀害的“人”,所以她绝不会感谢杀人凶手。因为杀人本身已经不算是“为了”自己了。母亲虽然接受结果,却无法接受方式,也无法承认花是为了自己。
花或许在确实意识到自己是杀人犯的时刻就明白了,自己当时的“为了”不是真正的为了。但在动手时她或许是真正为了母亲的,在之前的文章¹ 也已经提到过了,花在初中毕业之前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完全是错误的,也就无从理解母亲所不接受的方式错误。所以在15岁的花行动时,即便要思考,她也更倾向于自己是确确实实为了母亲的。
花沉默,因为过去以为的真诚现已不真诚了。她同时也无法坚定地回答“不是的。”或“不是的!”,因为她确实曾经为过母亲。
——————————— — -
以下随笔:
关于为了这件事,其实之前的明星事件也很明显的,为了这件事,或者说你爱我吗这件事的承认权不在行爱者的手里。“为了”本身就是要对方承认,而自己无法承认的。在另外一件事上,你当然也可以说个体的行为是为了爱的,但那种爱作用的对象只有自己。那是真正的“我爱你,与你有何相干。”指向自我的爱与得到认可的爱,虽然在提起时都可以称作爱,但将它们划上等号是错误的。
“爱你也不可以吗?”
“试着让我感受到它吧。”←不爱的表达。是我。
——————————— — -
[0]栞发音同“刊”.
[1]透明人间之骨-杀人犯自首前度过的幸福日常.
账号の用
这个账号用于漫评,书评,其他任何可能形式的评论及摘录。
本来也不是特别想写的(我懒,不想动手打字),但是不写真的是太难受了,在家里待了这么久感觉再不写点什么思考点什么就真的刚不下去了。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书看,最近一看书就觉得质疑声铺天盖地,果然读写必须结合在一起(对现在的我而言),否则逻辑根本进行不下去。
可以分类归档真的很好。
这个账号用于漫评,书评,其他任何可能形式的评论及摘录。
本来也不是特别想写的(我懒,不想动手打字),但是不写真的是太难受了,在家里待了这么久感觉再不写点什么思考点什么就真的刚不下去了。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书看,最近一看书就觉得质疑声铺天盖地,果然读写必须结合在一起(对现在的我而言),否则逻辑根本进行不下去。
可以分类归档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