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空前传:花开都值得结果
我迎来大学时代最后一个秋天。
忽然想出国了,尽管自己成绩不好,英文不好。或是想去看世界的心不死,还想再多看一些,多经历一些。拿着从教务处打印出的成绩单,我发现GPA正好够,够我申请我期望的大学、期望的专业。一切都是那么幸运,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
这个大学,我没有把精力花在课业上,“通过就好”一直是我的原则。我本无文艺天赋,却修着琴棋书画。笨拙的双手剪了剪纸交了作业,捏了一个泥巴却被挂科,信手涂鸦的素描与色彩却被老师循循善诱...
我迎来大学时代最后一个秋天。
忽然想出国了,尽管自己成绩不好,英文不好。或是想去看世界的心不死,还想再多看一些,多经历一些。拿着从教务处打印出的成绩单,我发现GPA正好够,够我申请我期望的大学、期望的专业。一切都是那么幸运,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
这个大学,我没有把精力花在课业上,“通过就好”一直是我的原则。我本无文艺天赋,却修着琴棋书画。笨拙的双手剪了剪纸交了作业,捏了一个泥巴却被挂科,信手涂鸦的素描与色彩却被老师循循善诱出惊艳的表达……
除此之外,我对拍片的夙愿总是近乎痴狂,总是想拍出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虽然没获过什么大奖,虽然制作也并不精致。大二的时候我与朋友们组建虚空传媒工作室,将这种创作变成常态。从此我记住了每次片场的故事——冬日夜戏里的寒冷,让我们围在红头灯下取暖,回程时骑着车高歌着驱寒;夏日烈阳下晶莹的汗水流过晒伤的皮肤,落在地上映射着一群少年的盛夏;熬夜剪片子时,看着条条素材汇成帧帧影像,脑子里最初的想法在经历文字之后,终于变成视听……
然而,有时候相信的事物,似乎也未必能开花结果。这几年拍的片子,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荣誉、金钱,也没能进入到更高阶的业内。或者说,并没有得到我们想要期许的那样。一晃大四了,团队成员也多面临着未来的抉择,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聚在一起,纯粹是为了拍片子。
而这张成绩单的GPA,却告诉我,花开都值得结果。
如果不是我高三拼了命的在最后时刻战斗,我也不会进入中传,若失去了211大学的背景,我的本科成绩也许根本不够申请到更好的国外大学。而我也没有完全放弃我的课业,在兴趣触发的情况下,我对某些课程还是投入了热情与认真,使得我最后的均分成绩,显得那样的刚刚好——都是那么幸运,背后却是每一次付出,回头感谢的曾经的自己。
回想起我的中考,也恰好是高了录取线三分,进入那里的重点中学,这对我之后高考的顺利以及价值观的养成,也有深远影响。而这努力,似乎仅仅是在初三最后一个月里完成的。除此之外,面对学业,我的态度总是那样的不认真。谈了恋爱,玩了游戏,最后出了无限情怀,这些是让我的青春看起来有所精彩,且没有酿造出中考的遗憾。一切刚好就好,这样的刚好,意味着我的精力可以投放到相对较多的我所感兴趣的事物上,让最后的回忆,能够不那么错失。
高中时曾有不少同学问过我,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分数却依然上不去?后来我知道了,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当年演讲读了《悟空传》的序,被班主任批评此文思想不够健康,宣扬“努力了得不到回报”的观念不利于大家的备考。其实断章取义的背后,重点是后面的思想:当我们知道追求理想时很可能不会成功,你还敢不敢去追求?——那是一种壮烈,无关回报。
花开堪折直须折,在本着“通过就好”的原则应对大学课程之后,留下了大量精力。除了拍片,我还迈出脚步去漫踏这个世界。三年的游历让我到过许多地方,感受不同的故事、心境。从骑行到模拟飞行,甚至后来的寝室煮粥,我都把热爱生活发挥到了极致,做着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爱想爱的人。而这些收获,相信在未来某一天,也会让人生有所不同。
生命离开海洋,长出脊椎,获得勇气;进化为人,踩出脚印,懂得了希望和等待;我们的路还很长,未来还很远,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发生的都值得回味,花开都值得结果。成败有时候并不重要,关键是此刻的努力,总有一天会被未来的自己感谢。而我面对浩大未来时的彷徨,也深知所有的追求也许很可能没有结果,但是我还是要去追求。我们能一起见证这个未来,只需要脊椎里的一点勇气,这便是一个可期的未来。
最后,我能说,所有我想要的世界,我都来过,追求过,战斗过,爱过。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