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勘查工程(固体)
跟人聊天,又说到了我的专业,其全称是资源勘查工程(固体),属于资源学院。也不惊奇别人的误解,因为我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的,后来经过四年的学习才有慢慢有所了解。跟别人介绍自己的专业时,别人第一反应我就是挖煤的,呵呵。这时候我需要的是耐心解释,因为我既不想被人认为是挖煤的也不想别人对这个专业有所误解。
这里所讲的跟百科里介绍的高大上就不同了,只是为了说明该专业是干什么的。资源勘查工程分了几个方向,有固体、油气与矿产调查,旧称资源系(只针对地大而言)。这样一比较,就知道固体指的就是固体矿产,例如常见的金、银、铁、铜、钼等等;油气指的是石油、天然气之类;矿调指的是矿产的地质调查工作,与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区别。由此可见,三个方向都与煤矿没有关系,这里的勘查只涉及金属矿产,我也不是挖煤人。
矿的勘查就意味着野外。我自己在读书期间就去过胶东半岛、北戴河、周口店、和黄山进行实习,据说工作后,一年大概有七八个月在野外度过,这时候就会有外行的人跳出来说了,那岂不是很好玩?特别的,有一次我在值班的时候遇到一个同学,聊到我的专业他就兴奋起来,给我讲他自己去过的一些野外地方,甚至说独自在野外住过帐篷,然后我就呵呵了,我说我们不用住帐篷。这里我引用网上的一段话:和大多数的地质工作者一样,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野外,这方面我不排斥,觉得远离城市的嘈杂也是极好的,呵呵。这也是外行人总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羡慕我们,把我们这种崇高的职业定性为游山玩水。好吧,我承认我们的路上是有你们不易见到的风景,有你们不曾淌过的溪沟,也有你们很难亲眼目睹的物种。。。等等,你们认为稀奇的,好玩的。但是,我们路途上的艰难、危险和担心也是你们意想不到的。所以,我希望人们对我们地质工作有个具体的认识了解,地质跟旅游不一样,地质跟挖矿不一样、地质跟当兵的不一样,地质跟要饭的不一样,跟你们想像的都不一样。之后就是作者在野外的图片云云之类的了。是的,地质工作首先是一种工作,而不是游山玩水,这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这两种心态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中带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或者说,我们更愿意选择下班后能回到自己的窝里,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陪自己的家人。
既然如此, 那我们在野外都干些什么呢?从本人大一到大四的实习来看,实习的内容很多,也很浅,每次出去的任务不同工作的内容也会有变化,但最基本的工作不变,那就是充分发挥地质三大件的功能,罗盘测产状、锤子辨岩性、放大镜识矿物,还有的会测各种剖面、取各种样品、各种编录工作之类,这里的工作不包括物探和化探。同样的,在室内我们同样有工作,网上地图的精度和要素达不到地质工作的要求,出野外前要画图,工作区的图都要画成电子的。回来之后会处理样品,有些要磨制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些还要送到研究所去分析,根据研究目的的种种,最后完成一份报告。当然了,实际的工作一定跟这里说得不太一样了,具体讲就是单位需要你干嘛,你就得干嘛;我们只能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