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konies

konies.lofter.com|个人应用 for Android

共69篇文章,2人喜欢

应用截图

konies

konies

 

“浪漫主义的反讽”——我们活在书中吗?

    浪漫主义者无疑是偏袒唯心论的,他们认为精神与物质是统一的,所以在这个他们理解的精神存在的世界里,想像是可以超越事物本质的。这些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时是惊人的!因他们的担忧并不同于我们常人的担忧。我们最高层次的物理学家,总是试图用诸如宇宙大爆炸等等玄妙的理论来解释一些事情。霍金《时间简史》里的一则笑话很有意思。说一个物理学家的演讲结束了,一个老妇人生气的对他说:“年轻人,你的演讲很精彩,但说的净是一堆废话。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只乌龟驮着的一个平板!”物理学家反问她:“那么您能告诉我这只乌龟是被谁驮着的呢?”老妇人冷笑着说:“年轻人,我不得不说你很聪明,的确很聪明。但这是一个无限向下延伸的乌龟塔啊!”老妇人说的扯远了,但我想荷马也会对此发出冷笑,他让我们知道了世界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成就一本书。而对于马拉美,这个世界本就是一本书,而且是一本常人所难以理解的书。
    “浪漫主义的反讽”——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这个词,反正我第一次知道时是在读乔斯坦《苏菲的世界》。该书提到这个名词,更是将它运用得淋漓尽致。对年轻稚嫩的苏菲而言,这不是容易理解的,特别是对于“活在书中”这个说法。首先,我们知道的是,活在书中的人物除了少数几个主角外是完全或者几乎没有自由意志的。他们的言行直接受著书作者的支配——而不是他们自己的理性思考——他们就像一群极其逼真的木偶。不仅是人物,包括这个世界,所有的环境和景物,它们都只是作者想像出来的,比风景画更不真实。
对于书中那些特定的主角,他们虽然生活在一个没有理性的世界,但他们有其自身的理性——虽然这种理性常会受到局限与干涉——他们表现出一种想要反抗这个世界主宰者的意识。他们会怀疑自己所在世界的本质——甚至从字里行间窥探作者的内心。《苏菲的世界》结尾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这些特定的人,发现自身存在本质的人,逃入了一个奇妙的永恒世界。对此,每个人也许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我的理解是:这本书写完了,故事结束了,但他们的存在及行动能力并未就此结束——他们逃入了作者的潜意识中。这种解释看似完好地符合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但很明显事实并非如此。作品的末尾对作者(书中那本书的作者)——这个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再无心理描写,而这个所谓的现实世界也多少显得不太理性,而且可见那些逃出书本的人的行动并未受作者本人的局限,所以只能这样猜想——他们是从一本书里逃入了另一本书里。这似乎是显而易见,因为书中早有暗示,这本书的名字叫《苏菲的世界》。此刻,我正把它捧在手中,就像书中写到苏菲将一本名叫《苏菲的世界》的书带回了家一样。
    该怎样去理解、去体会浪漫主义的反讽呢?我们只有让自己置身书中。首先,我们必须假定自己就是书中的特定人物,即自由意志的拥有者。然后,你需要在意识上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区分开。接下来,去执行一些完全产自你内心冲动的想法。这是个危险的尝试,所以我不准备把这个过程说得多么详细。最后可以预见的是,你将陷入连浪漫主义者都不会去轻易涉足的极端孤独。
    从康德的自由意志观点来看,人的理性存在赋予了我们尊严与价值。用这种理念去审视那些书本中的木偶,想想他们就在我们身边,那就能够触碰到浪漫主义的反讽所体现的那种根本的恐惧感了。

konies

功能说明

1. 独立查看“konies”发布在LOFTER的所有文章
2. 文章更新通知提醒
3. 归档方式查看
4. 方便的分享文章到微信、微博

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APP

本应用由UAPP生成,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UAPP支持LOFTER、网易博客、新浪博客、百度空间、QQ空间、blogbus、豆瓣日记、点点网、搜狐博客、网易摄影等生成个人应用。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