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走向何方——第三次工业革命
很久以来,至少是从读大学以来,我经常会考虑一个问题:社会的发展能否可持续?百年之后的人类会走向何方?相信大家闲暇之余都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在农村长大,童年里完全是跟大自然融为一体,所以我骨子里是向往那种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田园式的生活。然而高考却将我带入了北京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在这里我了解了真正的现代生活,同时也产生了焦虑。人们开车出行不断消耗着汽油;建筑物里的灯光空调不分昼夜的开着,消耗着大量煤炭燃烧带来的电力;人们穿着各式各样化纤制成的衣服,而化纤来自石油;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无不依靠金属矿物……工厂里不停的消耗各种资源来生产人们需要的物品。作为一个理工学生的我不禁在想,终有一天这些化石燃料、金属矿物会消耗殆尽,那时候我们那什么来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所有这些想法曾今困惑我好久,纵然有些杞人忧天的意味,同时也是对人类未来的质问。为此,我曾有过一种悲观的态度,觉得人类在百年之内会将资源消耗殆尽,随之而来的是文明走向衰落。
相信这些问题不仅困扰我,也是很多科学家、哲学家苦苦探寻的问题。后来,我看了很多书,逐渐地我接受了一种叫科学乐观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科技地发展,只要有需求,技术必定能满足。换句话说,车道山前必有路。举个例子,石油在不久地将来会用完,但是人们仍然需要能源、化纤、塑料、化肥……那怎么办呢?科技来解决,科技会开发新的能源,创造新的材料以满足需求,为什么现在没有出现,因为现在石油仍然可以满足需求。这种观点看似牵强,但也不无道理,因此我对科技也是充满了信心。
《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本书就给出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完美解决方案。我们知道,前两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由能源驱动的,煤炭的热能驱动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发电和石油的使用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但是当今世界以及严重依赖化石能源,导致了气候变化等诸多环境问题,这种发展必然不可持续,所以作者预测第三次工业革命必然伴随着能源的深刻变革。如何变革?简单的说就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代替集中式化石能源,以能源变革给基础,带动社会各个领域变革,建立新的经济系统。
这个经济系统有五大支柱。第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但不包括核能。第二,分布式能源收集,将每一个建筑,每一个家庭改造为小型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地,并入智能电网,实现对外供电。第三,利用氢气技术或者其他技术存储分布式产生的能源。第四,利用网络通信科技把电网转变为智能电网,让上百万的人可以把周围建筑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电网中去,实现资源共享。第五,改变运输模式,发展插电式和燃料电池式交通工具。这五大支柱构成了新经济社会的基础,在这基础之上,依托于互联网,我们的经济、教育、生活等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以后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会越来越少,人们更多从事服务产业和技术型产业。
想象这么一个场景:我们自己的房子会通过太阳能风能等设备产生电力,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可对外供电。我们需要的商品大部分可以通过3D打印在家里自己生产,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下载生产模型以及购买通用材料。我们通过互联网学习在线课程,同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也可以在互联网上与世界各地的人合作,创造生产价值。这就是生产的分布式和思想的集中式。《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宏伟蓝图,那是人类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庆幸从事技术行业,因为未来之路是由技术铺垫的,我们才是未来社会的工程师。社会的变革将从技术开始,过去是这样,未来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