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狗十三》就是开不了口让你知道
梦见乌鸦 2018-12-10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关于这部电影的美誉,早有耳闻,直到今日相见,倒是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5年的时间,这部《狗十三》依旧历久弥新,因为电影中描述的故事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似乎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青春时的伤痕。


虽然电影的故事和时代背景这些都是特定的,但内容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因为电影聚焦了中国式教育,没有抨击也没有粉饰,而是以冷静的观点去描述和展示一种五味杂陈的的现实,这种并不离奇也不陌生,因为我们一直浸染其中,可以这样说,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长大。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氛围。


还记得前不久风靡网络的一款游戏叫做《中国式家长》,是一款现实主义的模拟游戏,从襁褓婴儿到走上高考考场的完整成长阶段,探讨中国式教育,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被人民日报引用,来阐述甚至反思这种中国式家庭教育,绝非偶然。而这部《狗十三》也是如此,导演曹保平通过讲述李玩于狗狗“爱因斯坦”的故事,描述正值花季少女的叛逆现状,也描述了青春期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代沟,甚至还有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但无论是残酷青春也好,还是代际关系也罢,电影将这些问题都整合在13岁的少女李玩与父亲矛盾关系中,即:

青春期个性张扬的需求与家长对孩子个性抹杀式教育之间的矛盾。


围绕着一条宠物狗的故事,从丢失狗之后故事开始进入正题,以少女对待“冒牌货”的态度为分水岭,从讨厌到抛弃、进而产生同情、到被迫遗弃的过程,而每一次情绪的转化,都伴随着与父辈的强烈冲突,用句俗话来形容,让你往东偏要往西,就要跟你唱反调。

当然这其中有青春期少女的叛逆心态在作祟,但归根结底,当继母找来一条狗“冒名顶替”的时候,这种强制性的作为就已经埋下了反抗的种子,更何况,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慈母严父一直孩子眼里白脸红脸轮番上场的局面,但在本片中,孩子认为,这是一则“不是我母亲的人找来了一条陌生的狗,非要让我承认自己的宠物”这样指鹿为马的假象,从而彻底爆发,就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严父”了。


虽然电影中的家庭环境有些特殊,但只有这样的特殊环境才能将这种家庭教育氛围更好的烘托出来,不是吗?

从年幼的懵懂到青春期的明事理是我们身心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期间自我认知和人格也会逐渐形成。一个人所展示出的秉性特点即为人格,在人格形成的时期,父母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当今中国式家庭里,父母的思想和焦虑,抑制了孩子人格的发展,甚至说是谋杀了孩子的人格也不为过。

《狗十三》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这个现实,“爱因斯坦”所经历的遭遇,便是孩子人格化的象征,敏感、自卑甚至绝望,最后的结局,预示了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抹杀了社会人格(第二人格)的形成。


当然,电影的角度是非常冷静的,这样的现象该片并没有甩锅给家长。从电影中父亲带着李玩应酬那场戏就能看出来,这是时代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变化得太快了。孩子的祖父母,接受过完整学校教育的并不多,大部分还是私塾那一套三从四德;孩子的父母成长与这个环境,也成长于市场经济转型初期,接受公立教育长大。所以在他们(父母)这一代,是旧时观念与新时代思想交织的环境。

一方面,父母对于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缺乏经验和必要的知识,想着让孩子接受新事物却不忘旧时礼教。另一方面,父母其实是有私心,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由孩子来完成,这就是所谓的望子成龙。


这就导致孩子本该自由的心性和个性背负了太多的要求。但将这一切矛盾激化的,则是这个“中国式”的东方传统观念:

因为中国家庭比较含蓄,对于孩子的爱,往往是通过照顾孩子吃饭穿衣体现的。相比家庭成员沟通,更关注社会成就,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导致压力大,压力一大就会焦虑,越是焦虑越要规划孩子的发展,往往更容易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这才是根本原因。


就像《狗十三》里,一家人围着李玩,对她“百依百顺”,看样子对她很关心,但多数是物质上的关心,而缺乏情感和内心的呵护。也并没有站在一个未成年角度上去替她思考问题,只是一味地把成年人的规则强加在她身上,这也是中国式家庭颇有争议的一点。

其实很简单,就像电影中那样,事件过后,亲子关系需要重新构建,亲情里的症结也需要主动化解和修复。终归而言,父母始终在等孩子说句“谢谢你”,孩子始终在等待父母说句“对不起”,这些开不了口的话,那些在沟通失语中被堵塞的情感通道,《狗十三》用电影帮我们说出来了。


就像结尾处,张雪迎与果靖霖在车中那段戏,一曲《再回首》,此时无声胜有声。电影通篇就是这样平静,但平静中饱含着力量。

当然,电影也并没有一味的悲观,一个开放性的结尾,摔倒的弟弟能否自己爬起来,代表着下一代的故事。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