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点燃自我就是灼烧宇宙
铅灰色的湖 2017-04-12

本文要说的主题,是贯彻我人生的主题,也是串联起我整个价值观和思维系统的主题:自我。


必须坦率地指出,您能否吸收这些含义,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您若是拥有自我,那您就和我拥有相同的地位;这与您的学识、素养、品性好坏毫无关系。

 

我愿世界对我张开耳朵,但我说话不是为了所有人。我只对愿意听的人说话,只影响愿意被影响的人。讲不通话,我们就互相走开;我相信作者筛选读者、读者筛选作者。

 


 相较于世界,我们不如多谈谈自我。



不要说十个人,即使一百个人中间也不大可能出现一个真正有主观的自我。


我们意识到,我们看到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想看到的东西,下的判断往往不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而是认为应该做的判断。自我和想成为的自我之间有一段距离。

 

真正相信自己、服从与支配自己的自我,是难以得到的。人持有前后矛盾的不连贯的态度,显示出对成熟与强大的渴求,却往往忘记了真实的自我。人们不听从自我的语言。人们不思考自己为什么怎么想,而是跟在貌似强大的思想后面人云亦云。

 

至于我,我重视自我。我不想看到人类对自己这种本能的不加思索做出让步,而想看到人们把握真心与自我。我想看到支持与反对,热烈的好恶,出发点和动机,对自我的确立、修正和补充。在匆匆忙忙装出达观和开放的姿态之前,我想看到偏见和倾向性。我想看到支撑人类世界观的东西在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我想看到自以为是的出现、消失、再出现、再消失,这样的轮回。我想看到人们在抵触尖锐思想之前不顾左右而言他。我希望我的意见、质问和态度不消失在他人的盲点。我希望人重视自己的意见,把握好人生的赞同和反对。我希望人一遍遍过问自己,反问自己,以此确立自己的边界。

 

别人问关于我的事情。他们无法用简单的词来描述我:我拥有值得不用标签来表达的复杂性。我很极端,这种极端并不能简单概括。我是一个能改变别人的人,这没有一点了不起的地方,但我能改变别人对自我的理解,这却是我自认为的长处。

 

我对人说:不要让你的意见被社会冲散。用你的意见和值得注意的对手交锋——驾驭激流,要么就臣服!我们看见的战斗实际是个人系统核心的战斗;规避冲突是安全的,但规避必要的冲突是一种令人不齿的露怯。那是一种对自我的消音,是对世俗的低声下气。

 

改正自以为是,总是优于从未自以为是。人需要确定同意或反对的理由,并捍卫自己的观点,以此来找到自己的场。

 

人更需要确立执导自我的轴心并使其保持一贯。不连贯的意见,即使态度再鲜明,也只能拼凑出没有觉醒的自我——燃烧的只是躯壳而不是核心。

 


 

六年级的那一年是我人生的起点。一张白纸。多年间,我走过环形的轨迹,所指向的终点即是原点,我在原点持有的核心是善恶这种双生体。

 

我站在原点远望自己的环。作为原点接口的天真与确信是一个攻破口,也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壁垒。他从这里侵入,改写,实验;我从这里崩坏,解构,重组。作为一个人格被打碎又再次拼凑起来的整体,我把一贯的轴心看得很重要——人必要有的核心、信念和坚决即是环状的历程。解体的经历使我重视自我,使我把完整性当做珍贵的要素。

 

没有体会过恶、没有做过善恶对抗的人没有资格解读善恶。我所重视的毛胚,正是我所观测到的人的本质,而成长的过程是炼化毛胚的过程。是我用触手摸索到的潜质决定了我是否投放影响力:雕琢毛胚的手段则是我一再思考的问题。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以深化,并不断拓宽解读的可能性,是我为之着迷的一个重点。

 

人与人的距离可以有多近?被闪电击中、贯穿、点化,被恶的光源照亮,被无限的潜能照亮,被善恶的杂合体震摄心神;被击溃、被打醒、被操纵、被迫思考、被迫反抗、被迫自我怀疑、被迫自行解体、被迫一遍遍地回望与内省,被迫摒弃“被”字,一直到今日,抱有真正饱满的精神看待自我,这也许是一种稀有的体验。无论我看见的对方是本人,是假象,还是被扭曲的自我,这种含义都已被现在的我吸收了。我吃掉了点金之手,吃下了神,由是主宰了自己。

 

我的出发点恒定不变,是自我。对于感兴趣的人和事物,我使之与我发生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所有权在我。当事物被自我化的时候,我便能把控这些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感染、煽动、影响整个宇宙,因为整个宇宙只有与我有关的部分是确实存在的。

 

我的感官、知觉、直觉从我的核心伸出触手触碰世界;在有限的范围内我无限放大信息并把信息自我化,令我的自我得以强化、深化、持续完善。当整体的自我成为认识世界的渠道的时候,自我的意义便延展得无比宽广。

 

自我高于一切。我将要改变我,你,所有人。我用认知与态度灼烧宇宙,点燃尚未找到自我的毛胚;我愿整个宇宙和我一起熊熊燃烧。

 


 

人和人的交往,是信任与失望的回环。主导这种失望与信任的,是思维系统间的引力和斥力。挣扎着穿过彼此,并一直彼此穿过,是维持紧密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要素。

 

因为人生的经历不同,人与人不可能互相理解彼此系统的核心。但理解对方的系统核心并不是人际交往应做到的地方——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复述他人的故事,理解自我和对方的系统框架才是重中之重。

 

人应该察觉并重视自我的破碎——这往往象征着一番斗争后要出现的新境界。当自我的破碎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应进行细密的检视并与外界交流。

 

自我是一直处在完善与破碎的周期中,所以不能通过挣扎的时间长短来判断主题的重要性。应该着重考虑每一个浮现出来的新想法。

 

人类在交往中具有的敏感点不同,从而可以互相帮助。比如说,我的朋友可以快速分析信息并找到重点与人的主要特质,我却擅长在完全认识一个人的时候覆盖其考虑的细枝末节的想法。类似短跑和长跑选手之间的区别。在交流与冲突中追赶彼此是一种乐趣。本质上,是互不隐瞒才可能做到互相穿过彼此,离开后再去接近。

 


 

每个导致我看法出现变化的因素都在“自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一环。尼采也好,朋友和我相处的时间也好,都在我的世界中占据着同等的地位。其中任意一个连结出现偏差,我的世界线就会发生偏转。

 

然而由别的连结方式产生的别的世界线对我都无意义;仅在那些能够影响到此刻的我的情况下,它们才会变得有意义。

 

站在此刻,我纪念人生第一个回环的诞生与结束。以后我们将会看见人生中更多圆环的竖起与过去。

 

要么狂妄,要么服从!抛却对唯物的盲信:极端的个人主义不代表眼界狭隘。大家都自以为理解和重视逻辑,却少有人推崇感官与精神,而那却是纯粹的自我。直觉、情绪、体验,影响与被影响,都是自我的一点点。喜欢切身的这些体会,是对自我的无上肯定。

 

我想看到自我的出现,自我的重构,道德的诞生,价值观的诞生。我想看到人从无到有地创造自己。我愿大家尊重个人的创造和燃烧的自我,而非以为的自我和随大流的破碎幻象。

 

我喜欢肯定与否定,不是基于外在价值观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基于自己内核的肯定与否定。

 

每一次肯定与否定,就是抓住自我的一点点。

 

每一次对直觉、情绪、体验和影响的正确解释,就是取得真正自我的一点点。

 

我站在自我的出发点上,心中装着整个宇宙。

 

04/12/17




03/06/19的补充:


感觉,感受,感知——应追寻完全的浸没。只有摒弃偏见的下潜才能触底。触底之后,应小心翼翼地勾勒出轮廓,先只作出最为正确的判断。然后,在那个框架中,继续填补其它色泽。


从零开始构建自我,需要打破所有既定认知。然后,对任何事物进行上述步骤,感受心底发出的声音。基石最为重要,所以不可急躁,以免后续建立出现偏差。绝不可想当然。


探寻直觉背后的原因,描述并解释所有的连结。直觉的好恶往往是基于人“已经有的”东西,而它的好处在于它是最诚实、最忠于内心的。因此,通过强化背后的逻辑链条,人可以把单纯的“印象”变更为本质。


这是一个没有别人的世界。正因如此,人需要自己支持自己。如果唯一的世界是自我的世界,那要给自己呈现什么?丰富和贫瘠都是自己能够决定的,力量始终在个人手里。



附录:朋友的拓展写作






推荐文章
评论(7)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