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炎炎夏日怕晒黑 看看怎么防晒!
zoe 2025-05-06

最近气温开始直线飙升,明显能感觉到紫外线变强了很多,和夏天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爱美的姐妹们是不是已经开始认真防晒了?出去玩的话,防晒是必不可少的!

女明星们早早就开始做起了防晒工作,难怪她们夏天都白得反光~今天我把她们的防晒好物都搜罗来了,大家一起来抄作业吧!

·防晒装备·

在所有防晒措施中,硬核的防晒装备永远是最可靠的,直接阻隔皮肤和紫外线的直接接触,防晒效果自然更好。

首先就是女明星们人手一只的贝壳防晒帽,超级火的一个防晒单品,集好看、方便携带等优点于一身,不展开的时候还可以当成发箍来用,一秒增高颅顶~

不过现在市面上各种贝壳防晒帽层出不穷,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参数,比如面料,一般来说丝绒黑胶的材质是防晒力最强的,不仅可以防直射光,还可以吸收地面反射光。

其次就是帽檐长度和头围,帽檐长度并不是越长越好,太长的帽檐会遮挡视线,长度在13-16cm是比较合理的长度。

除了防晒帽之外,防晒衣也是女明星们夏日出行必不可少的装备。防晒衣的款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颜色也做得很丰富,完全可以当成日常穿搭单品穿出门。

有章若楠、钟楚曦这种运动风的防晒外套,可以搭配一些休闲风的穿搭,日常又时髦。

也有戚薇这种公主风斗篷式的防晒衣,颜色也做的非常少女,可以搭配春夏的小裙子来穿,完全不会违和。

购入防晒衣的时候,大家可以认准UPF这个紫外线防护值。质量监督局的规定是,当UPF值大于40时,可以称为防晒产品。目前市面上能做到的最高UPF值就是UPF50+,因此我们在买的时候认准这个50+防护值就可以了。

女明星中最会防晒的要数毛晓彤了,甚至用面罩把脸都遮起来~有些防晒帽会自带面罩,如果没有的,也可以考虑入一个防晒口罩,出门佩戴也很方便,还能防止反射紫外线晒伤脸蛋。

·防晒产品·

除了上面那些外在的防晒硬件,也别忘记涂抹式的防晒软件,双管齐下才能防止晒老、晒伤、晒黑!

大S之前说过拍戏时10天能用掉4瓶防晒,娜扎参加综艺自带10几瓶防晒,宋轶也自曝一个夏天能用掉30多瓶防晒。防晒用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不能偷懒!

娜丽丝防晒喷雾

对于懒人,我更推荐娜扎同款防晒喷雾,涂抹容易,还很方便在外面的时候补涂。娜丽丝防晒喷雾人称防晒喷雾届小阳伞,真不浪得虚名!SPF50、PA ++++,水雾细腻,喷出来感觉不会像水柱,上脸很温和很水润,冰冰凉凉的,也不会泛白。成膜速度快,一点也不黏,还防水防汗,像是给皮肤另外加了一层保护膜,很安心。

RECIPE玥之秘水晶防晒喷雾

更适合大油皮的RECIPE玥之秘水晶防晒喷雾已经出到第三代啦~拥有SPF50+、PA+++高倍防晒指数,还添加60多种植物提取成分。雾感细腻,喷出来是水雾质感,在肌肤上是一层透明的水晶保护层,10s就吸收成膜,最重要的是透明清爽,不假白不油腻,爱出油的姐妹可以用这款。

Mistine小黄帽防晒霜

作为泰系防晒的代表,Mistine这款小黄帽真的“泰”火啦!它的防晒值达到了SPF50+ PA++++的程度,以OMC、水杨酸乙基己酯和Uvinul A Plus等化学防晒为主,融合了二氧化钛这个物理防晒。比较特别的是它还加入了从植物精华中萃取出来的生物防护成分Taremi,不仅可以提高光防护力,还可以修护晒后的红烫、色斑损伤~

Dior雪晶灵防晒乳

Dior雪精灵防晒乳是轻盈的乳液质地,不仅有高能UV防护,还有美白润肤的功效,肤感非常滋润,很适合大干皮的一支防晒。

理肤泉大哥大防晒

全波段高倍防晒,防晒指数SPF50/PA++++。不仅可以防止晒黑晒伤,还能防光老化。这瓶属于化学防晒,里面是含有酒精的,所以敏感肌慎选。它质地水润,上脸好推开不搓泥,清爽不粘腻,成膜速度快,实测防水防汗力度很不错,不过这款防晒力度强,用完需要用卸妆产品卸除~

今天的防晒功课就到这里,切记要做好防晒工作哦~毕竟养儿不防老,防晒才防老!

【虞书欣和鞠婧祎都爱上了快绝版的“撕拉片”】

据说“撕拉片”能呈现肉眼看到的样子。

当鞠婧祎叼着发圈整理头发的日常动作被撕拉片定格,慵懒的发丝与相纸产生化学反应,#鞠婧祎撕拉片出圈# 的话题以超10亿阅读量引爆社交网络。

这组被韩媒称为“AI建模级完美”的照片,在外网同样掀起风暴——X上相关推文浏览量轻松破百万,成为现象级视觉事件。撕拉片这股风最近越吹越猛,到底有什么魔力在里面?

01 原图直出的美貌

没有精修,没有滤镜,撕拉片用褪色质感把刘诗诗的清冷气质呈现得淋漓尽致,在简单的白背景下,刘诗诗完美呈现“美得很权威”五个大字。

其实,爱上撕拉片的女明星真是不少,像是娜扎、金靖、周洁琼、卢昱晓、虞书欣、欧阳娜娜等女星最近也都纷纷贡献了撕拉片神图。

撕拉片原图直出的美貌,正在成为明星对抗精修的武器。 这种“不完美”的成像方式,恰恰让人重新关注瞬间的真实,而非滤镜后的“完美”,这也直接让撕拉片再次翻红。

02 可触摸的仪式感 与绝版的吸引力

撕拉片这股“文艺复兴”早有预兆。在数字影像泛滥的今天,实体相纸承载的不仅是画面。与手机即拍即看不同,撕拉片需要等待显影(甚至不可控的显影效果,根据气温、湿度显影会有所不同),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期待和惊喜,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触摸的仪式感。

其次,已停产的撕拉片拥有“拍一张即少一张”的稀缺性,这也正中当下年轻人的心,毕竟没有人可以抵抗绝版二字的吸引力。

撕拉片是一种即时成像摄影技术的俗称,通常指以宝丽来(Polaroid)和富士Instax为代表的拍立得相机及其相纸。

其核心特点是拍摄后立即显影,且早期相纸需要手动“撕拉”剥离保护层完成成像,故得此名。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撕拉片在商业摄影领域和艺术领域都拥有一片天地。

直到2000年左右,数码摄影以“零成本拍摄+即时查看+无限复制”的优势迅速取代传统胶片,撕拉片的核心卖点(即时成像)被手机和数码相机覆盖。撕拉片也因其成本太高、销量太少被时代迅速抛弃,宝丽来在2008年宣布全面停产撕拉片相纸,全球仅剩的荷兰工厂关闭,生产线彻底中断,而富士也在近10年前(2016年)宣布停止撕拉片相纸的生产。

因为撕拉片相纸的保质期一般是2年,所以目前可以使用的撕拉片相纸在2018年就过“保质期”了,而在全球范围内,这些过期撕拉片相纸的保有量大约是50万张。

就像卢昱晓说的:“一个镁光灯泡从出生到漫长的等待再到那一瞬间的充分燃烧......世界上少了,又多了几张撕拉片。”

如今,每按一次快门都在消耗这份不可再生的化学记忆,这种拍一张少一张的稀缺性,精准狙击我们对限量化体验的痴迷。真正珍贵的从不是完美成像,而是显影过程中那些充满缺憾的、带着体温的等待,和记录属于自己的每一刻。

03 属于我们的“技术乡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对过去的事物就越宝贵。其实在撕拉片火爆之前,CCD就以“氛围感神器”进入我们眼帘。

CCD,英文全称Charge coupled Device,早在2000年初特别流行,可以说是当时每个家庭必备的电子产品。放到现在来说,因为相机的像素不是很高,所以拍出的片子自带一种千禧年的怀旧氛围感,对于一些不想等洗胶片的姐妹来说,真的踩在了兴奋点上!

相对于几乎被炒到400块一张的撕拉片来说,千元左右的CCD还是很值得入手的。像是欧阳娜娜pick的京瓷SL300,金属机身很别致,薄薄的机身日常带出门无负担。它还可以翻转镜头,轻松满足自拍需求。320W像素的老镜头,胶片感和噪点比较多,但简单做一下后期就很有电影感。

大家很熟悉的Olympus,U2 zoom、XZ-1系列就很适合新手入坑。这是CCD的后期机型,拥有1900万的像素,技术上得到了很大改进,不容易糊片,拍出的相片基本都带直闪,闪光效果非常复古,拍摄的时候可玩性很足,出片率相当不错。

当然还有,谭卓亲自带货的理光GR系列,除了方便携带的优点外,对焦迅速、快拍模式都是很不错的,1620万像素非常适用于盲拍,出片质感也不差。

在这个万物皆可“云端”永生的时代,撕拉片的复兴恰似一剂清醒剂。它提醒我们:真正动人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瑕的永恒,而是那些带着显影液的温度、可能褪色消亡的瞬间定格。

当我们为每张不可复制的相纸屏息等待,何尝不是在数字洪流中打捞真实的自己?在算法与滤镜的围城中,保持对不完美的宽容,在即时满足的漩涡里,重拾等待的勇气。或许这就是撕拉片教给数字时代的终极哲学:生命的质感,永远藏在那些未修片的毛边里,在注定消逝的显影中,我们才真正触摸到了永恒的形状。

这个五一,你准备好用最后五十万分之一的机会,与时光来场对话了吗?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