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或加重在冬季的疾病,属于虚、寒、里、阴等病证,常见于阳气不足、虚寒疼痛、免疫功能低下的各种症状。长期反复发作,耗伤阳气,导致肺、脾、肾、鼻、肢体、经络等系统的病症缠绵难愈,如体虚、咳喘、过敏、关节冷痛、痛经、不孕甚至肿瘤科癌症等。
一方面夏天气温炎热,温补人体的阳气、增强正气活血通脉,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及微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新鲜的血液、营养易通达至肌肤,调整阴阳达到阴平阳秘,能增强体质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祛除体内沉积之阴寒,散瘀驱邪,吸收代谢废物等致痛物质,肢体酸胀、僵硬、疼痛等症状会缓解甚至消失,达到治疗或预防冬病发生或加重,根除宿疾。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70%与环境有关。在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的《灵枢·本神篇》: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气虚型或阳虚型体质(亚健康):容易疲劳、疾病反复发作、手脚怕冷、夜尿频多、下肢水肿、性功能低下等。
肾脏系统疾病:慢性肾衰、前列腺增生等。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
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骨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腿痛等。
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妇科疾病:痛经、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风湿病:由于人体肝肾亏虚,外感风寒湿邪所致,导致筋伤骨损。表现为关节炎,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关节痹痛,夜尿频数,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对于风湿病的预防、治疗,应补肝肾、强筋骨以固根本,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以祛邪,标本兼固,方可达到良效。夏季阳热之气盛,能温补肝肾,散寒除湿,经络气血融会贯通,皮肤、肌肉得到濡养温煦而症状减轻。
有严重疾病者: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
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孕妇。
阴虚体质、湿热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