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每个厅都要拍很多照片,所以四姐妹中我的速度最慢。吴风厅还是我和在咖啡厅等待我的姐妹一起离开时路过的一个厅,我一看这个厅没看过,便让有事要处理的姐妹们先走,我留下来补漏。
吴风厅,风者,由自然而入民情。吴中山水滋养,物产丰盛,一直以来是安居乐业之所。
吴中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太湖水产丰富
苏州有名的水八仙,野生及人工种植的春盘野菜。
一年四季均有应季水中仙品出现
中草药
名茶碧螺春制作过程
碧螺春品级分类
花木品种
矿石资源
吴地风俗
浏览之余,小憩一会,既放松,亦享受。
墙上的模型似太湖中千帆竟发。
吴中区现存的大量民居、寺庙、祠堂、古桥等,浓缩了历史,蕴含了吴人的观念与匠心。
上为我国现存最长的多孔古石桥——宝带桥;中为具有明代风格的中等规模民居建筑,苏南地区明清时期群体民居建筑的优秀代表——东山杨湾的明善堂(俯视图);下为目前尚存的西山地区体量最大、形制最规整的祠堂建筑——西山东村的徐家祠堂(侧视图)。
徐家祠堂局部细节(模型)
俗称“杨湾庙”的轩辕宫正殿是吴中区仅存的元代木构建筑
吴地建筑十分讲究装饰,往往从门楼到厅堂,梁柱到窗框,都会使用不同的手法来美化。吴中保留着众多的建筑精品,堆塑、雕刻、彩绘并用装饰图案种类多样,精美绝伦,极具美学欣赏与历史研究价值。
轩辕宫西南角斗拱模型
凝德堂三架梁构件模型
凝德堂三架梁彩绘、桁条及端部彩绘模型,轩辕宫正脊北端龙吻堆塑模型。
《明宫城图》描绘了明代宫城全景。画中有一位红袍官人,据分析为明代工部侍郎蒯祥,他参与了故宫三大殿、承天门等等皇城修建,世称“蒯鲁班”。逝后葬于故乡太湖之滨,被“香山帮”奉为鼻祖。
香山帮(木渎严家花园)图纸(复制品)
香山帮工具
砖雕是香山帮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雕花楼砖雕门楼是香山帮砖雕技艺的典型代表。其大门为双门楼形式,造型雄伟而古雅,结构严密而灵巧。整个门楼雕刻层次丰富,浮雕、深雕、圆雕、镂雕等并用,图案丰富,既有灵芝、牡丹、兰花、蝙蝠、祥云等吉祥花卉图案,又刻有“文王访贤”、“郭子仪庆寿”等故事。雕刻内容繁而不乱,雕工精细而秀逸,体现了香山帮极高的营造水平。
香山帮雕花楼砖雕门楼(复制品)
吴地红木雕刻自明代起便形成造型简练、线条挺括、做工精良磨清光亮的苏式风格。苏式红木雕刻为吴中地区手工艺之一,其雕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雕刻各种款式的红木家具,以及古建筑、古民居室内装饰的隔扇、飞罩、挂络等。二、作为独立的工艺或艺术品,如各种雕刻摆件、红木小件、文房用品等。
2011年、2013年苏州红木小件制作技艺和苏州红木雕刻制作技艺分别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项目。
2006年,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缂丝机与缂丝作品。
元色纱地镶人物绣氅衣
藏青地海水江崖十二章纹为锦蟒袍
缂丝群仙图立轴
(近代)玉杯
(清代)砚台
(晚清民国)白玉鸳鸯荷叶腰形洗
(清中期)剔刻加彩佛手纹漆圆盒、剔红花卉纹漆圆盒
(近代)香薰,鱼、蝙蝠饰小香炉。
(近代)汽车、坐车。
(近代)银碟
全部浏览完毕,来到底层大厅。
见到有几位小伙子在修补地面上的划痕。
玻璃窗外能看到宝带桥对面的新式公路桥。
四姐妹一起游览,没留合影,有点遗憾。在快乐姐妹群中下载了几张姐妹们拍的照片,留着此次活动的纪念。
今天整理照片归档时,突然发现我搞错了时间。四姐妹去吴中博物馆的时间应该是去年的11月3日,而11月19日是去天平山采风实习的时间,有点张冠李戴了。错误已经更改,没留遗憾,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