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扶风桥在夏芳村(N31.26.36,E119.56.31)。桥两侧有老楼房,虽然已成危房,但依旧能看出是曾经的大户,如果妥善维修,不失为一景点。楼房的圆拱门是沿河道路的通道。
(2)宋时河南扶风窦氏迁此定居,建石桥,故名“扶风桥”。
(3)明天启六年(1626)由状元周延儒出资重建,省保文物。
(4)重建扶风桥。
(5)桥心石的花纹快磨平了。
(6)桥东扶风老街八字大院是曾经的供 销 社采购站。
(7)桥西老街保存相对完好,门牌上写的是“扶西村”。
(8)不知道老街西头的这幢房子是不是传说中的市控保“冯氏旧宅”。
(9)夏芳桥在夏芳村夏西组,在夏扶路上“夏芳新桥”上往西可以看见。
(10)道光二十八年(1848)里人冯氏修建,市保文物(N31.27.14,E119.57.10)。
(11)三墩四跨梁桥,有一根桥墩柱缺失(北侧东),用砖修补。
(12)桥面部分敷有水泥,未看到桥铭。
(13)在唐芳路居康桥上往西能看见朱亨桥。
(14)单孔南北向石梁桥,桥已闲置,保护状态尚可(N31.23.48,E119.55.15)。
(15)建于清代,年月不详,桥铭模糊,但依稀可辨。
(16)青石、花岗石、阳山石混砌。
(17)沿唐芳路往西南约700米,在梅子境桥上往西能看见永兴桥。
(18)梅前永兴桥,桥梁保存完好(N31.23.31,E119.54.37)。
(19)这里曾经是古代的驿道,现在只是田埂道了。
(20)梅子境是从人名梅止境而来。
(21)光绪十三年(1887)丁亥重建,市保文物。
(22)遇到桥边居住的老人,想让他替我拍一张照,结果他听成给他拍照,哈哈。据老人说每逢油菜花开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摄友来,经常让他当路人在桥上行走。
(23)下裴桥在虞山村下裴自然村(N31.24.40,E119.53.49),古桥与现代桥并排。
(24)古桥全貌不好取景,背光,还有树枝遮挡。
(25)始建年代不详,民国癸亥(1923)孟夏重建。
(26)桥联保存完好。
西联:百渎安澜舆梁成岁暮,双虹落彩图画出天工。
东联:数点屺虞峰隔离半里,一溪烟雨水静锁孤桥。
(27)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28)马塘桥在虎皇大道上(N31.25.54,E119.55.39),地址金兰村史家组,与新马塘桥并列。
(29)清代石拱桥,修缮后闲置,宜兴市文物控制单位。
(30)桥身为青石,桥面踏步为阳山石,拱券为花岗石青石混砌。
(31)蒋渎桥在北大圩路上(N31.24.02,E119.56.32),南北走向,看上去像一座普通的现代桥。
(32)东侧半幅是2014年加建的。
(33)西侧半幅是古桥,没有列入保护名册。
(34)附古桥地图一张,供参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