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先好心提醒一下还没有看这部电影的朋友,一定要尽可能观赏IMAX版,一定会给你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四、五排以后的位置(鄙人就不幸坐在了第四排,脖子酸疼不说还看得眼晕),也不要坐的太靠近音响设备(为了你的听力健康)。
9、好了,来说电影。如果想看个人英雄主义、战场激烈战斗、酷炫特效画面......那您应该是选错了片子,可以出门右拐看《战狼2》(下没下映真不清楚)或者回家看《血战钢锯岭》。
8、《敦刻尔克》是一部纯粹的写实电影,毫无修饰、绝不做作的将“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历史事件赤裸裸的展示在观众眼前。请注意,重点就在“大撤退”三个字上。全片除了皇家空军与纳粹空军的追击战,几乎完全没有所谓的“战斗场面”,表现的完完全全就是三十三万多英法军人为了活命的狼狈逃窜。
7、丢人吗?挺丢的。如果说与敌人殊死战斗伤亡惨重,体现的是战争的残酷,那这次“丢人”的仓皇逃命呢?我想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给了我们答案:更甚!正是这种压抑在内心的苦涩与羞愧更能迫使我们认识战争的残酷性。
6、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颇有争议,充斥着消极的自私。但不可否认,这可能就是人性。当海滩上的士兵为了保命做出种种“不义”的行为,我们无可指摘,因为一旦战场上的人换成是自己,谁知道会做出什么。
5、整部电影充满了飞机呼啸、舰船轰鸣、枪弹发射的声音,这不奇怪。但真正妙的则是钟表滴答声的运用,极大地加深观众的紧张感。
4、三个时间节点:海滩的一周、海上的一天以及空中的一小时。这三个节点像蜘蛛网一样将整部影片编织起来,看似凌乱碎片化的多线索多人物叙事实际都是有条理、按计划的进行着。民船的一天将海滩和空中的一周、一天完美联系起来,使你从任何一条线上看其他两条线思路够清晰。
3、当年轻战士结尾在火车上读出报纸上刊登的丘吉尔那著名的下议院演讲时,我被感染到了。伴随着车厢外人们像迎接得胜归来的英雄似的场景,全片的压抑与无助在那一刻彻底发泄出来,想到后来在各个战线与纳粹的困斗以及来之不易的反法西斯胜利,热泪盈眶。
2、何为高级电影?这就是。不为了燃烧你的荷尔蒙,而是需要你体会、感受、思考。 这种电影注定不会有创纪录的票房,但会深深影响每一个看过的人。没有大段背景介绍,没有故事片的起承转合,甚至没有明确的主角配角,但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让多少“佳片”黯然失色。
1、高期待没有带来失望,我很喜欢。诺兰的成功,人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