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阅读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被其中的一句话瞬间给惊喜到了,他所言,你买到的新衣服其实是一件“旧”衣服,因为你购买的过程中,其实还是被你原来的审美习惯和标准支配着,让这个购买行为变成了一种重复,其实你买的衣服只是你曾经买过的一种的重复,并没有实质的变化,因为真正的改变只能发生在原则层面。所以他就得出一句话:你所有的“新欢”都不过是“旧爱”。
然后是关于认知、关于原始舒适区的一些论点,很有趣,于是一边阅读一边将他的观点记录下来,回头慢慢翻看。
每天上下班走路的时候,都会在b站听一听杨宁老师关于文学理论的课程,也颇为有趣。我忘了当初大学时候文学理论课老师是谁了,完全记不得当时是怎么讲的了。唯一能记得的只有古代文学史蒙金含老师的激情满满;现当代文学史老师(还记得他跟我聊那些现当代名人故事时候的开心样子,但是想不起他的名字);古代汉语古典文论的张先坦老师每次都会喊我回答问题;外国文学史的那位女博士,讲故事很有趣但是记不得她的名字;以及罗阳富老师的写作课经常的夸我。很怀念大学时代的生活,潇洒、不羁、有那么一点点的小目标,并且努力奋斗着。
在那个遥远的学校,除了考研之外,如果还能有一些清晰的奋斗目标,也是一件很值得称赞的事情。
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之余,给自己定下一些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且努力坚持下去。比如每天一篇日记,记录一下无聊且枯燥的岁月里的小点滴;比如每天阅读2-3小时,比如毫无杂念的在路上走。
今天又周四了,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周又过去了。想回广州带小盆友去玩,去参观消防局,可是这无奈的疫情阻隔着,实在有些难受。
回去广州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感觉这这里始终不够从容,始终会有不少的情绪在作祟,或者是不安定的生活状态,或许是匆匆忙忙的人际关系。
可是这这个行业里,无论走到哪里,不也都是好像是新欢,其实是旧爱么?只不过这个地方是你的新欢,是别人的旧爱,再或者,你的旧爱,在别人眼里是新欢。这几家公司来来去去的人儿们,不都是如此么?
好了,10点了,我再去看会儿吴伯凡,就该要上班了。
第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