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异形》与《西部世界》中的革命,音乐,与诗
云深步知处 2017-06-19

先交代我的观影背景,从沒看过异形系列或其前传《普罗米修斯》。科幻迷但对嗜血的外星物种有一定的生理抵触,所以《血族》看到一半弃剧。但《异形:契约》沒想象中过分,而且发现故事讲的不单是异种生物的入侵,更有人工智能的觉醒,进化与进犯,变革与革命,创造与毁灭,应了一句《西部世界》中的台词:

You can't play God without being acquainted with the Devil.

想要扮演上帝,就必然要和魔鬼打交道。

影片伊始,2025年,第一代人造生化人David与其创造者Weyland面对面,简约的室内可见一架钢琴一幅油画和一尊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这些文学形式隐喻着人类情感世界里的最高智慧,因为它们不能产生于任何人工智能下的计算公式,而是诞生于人类的意识。就像未“觉醒”的生化人Walter初次不会鸣笛奏曲,更无法即兴创作。意识,是生而为人基础,为此我们可以思考和冥想,可以有记忆与梦境,可以创作独特风格的诗画与音乐。回想《西部世界》中那首反复奏响在整部剧中的配乐曲,正是德彪西的Reveries《冥想曲》,而Reveries也就是剧集开头时用来升级乐园中所有host的最新补丁包,成为了所有host开始非正常行为的源头。

在David启发Walter觉醒的过程中,他引用了一首十四行诗Ozymandias,这首诗在诗人眼里主要是讽刺埃及法王奥斯曼狄斯就算拥有再多的丰功伟绩,也终究逃不过时间的流逝,一切化为乌有。David借此应该想要表达,他站在与时间平行的高度,无论此时的人类文明多么灿烂辉煌,终归昙花一现。所以电影中人类探索去外星的殖民,在David眼中不过是生命在垂死挣扎中的延续,一切都是徒劳。此时他想要拉拢Walter共同开创新的纪元,他说这首雪莱的诗是拜伦所作,一开始我不理解,也是在读过些解读后了解,David的明知故错实际是在试探Walter是会附和还是拆穿,而没有当场拆穿的Walter就已经走上了觉醒之路。

人工智能的觉醒,既需要雪莱的浪漫主义,也需要拜伦的革命精神。在这场叛变的最后,两位皆已“觉醒”的生化人站在了不同的阵营,Walter终归纠正了是雪莱还是拜伦的“错误”,讲出一句令我难忘的话:

One wrong note eventually ruins the entire symphoney.

字幕译为“不要因为一个音符而毁掉整个乐章”,有一种不和谐感,我觉得原文有Walter指责David如同一个走音的音符,是不可能控制异形成为创世者的,终究是会毁掉整个乐章毁灭整个文明。(个人体会,欢迎探讨)

影片结尾,激昂的交响乐Entry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在David身后奏响,呼应了电影开始时David在钢琴上单薄地弹奏的同一支曲,由此为该系列续集埋下伏笔,异形肆虐。如同《西部世界》第一季的落幕: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