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回应:回应是指教师对幼儿回答与反应的处理,是提问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教师对幼儿回答如何评价和看待的问题。在问与答、答与回应不断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构建起对话的平台,彼此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教师合理、恰当、适宜的回应能发展师幼、生生积极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儿认知进步和指导幼儿选择正确的行为。一方面透过幼儿的回答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认识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他们对问题认识的难点、误点,进入幼儿主观经验结构内部;另一方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朝着预期目标前进,将活动内容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几种有效回应策略:非语言、补充式、质疑式、互动式、耐心等待、归纳梳理式、赏识激励、顺应推动、追问扩思、修整提问、提升式。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有效回应呢?
一、精心预设,做好有效回应的准备
每个幼儿都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前要全方位考虑幼儿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将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反应,并据此思考面对幼儿的各种反应,自己应该如何回应才会更积极有效。
二、针对特点,采用适合发展的回应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对幼儿提问的应对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灵活的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与模式。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境、幼儿年龄特点等特征来选择相应的应对策略。
三、留着空间,延伸更深更广的发展
集体活动的结束部分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部分,作为整个活动的结尾,时间上往往较为短暂,有时只是简单几句话的工夫就完成了。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回应的作用呢?这也是我下一阶段想要深思熟虑,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施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引导信息具体详细
2、吸引其他幼儿参与问题讨论
4、问题尽量开放,慎重利用反问
5、根据幼儿的经验层层深入
6、不拘泥于固定答案的引导
我觉得想要真正做到集体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教师必须要抓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给孩子。当孩子生成问题时,教师的有效回应便成为问题能否保持、开展、深入、解决的关键。在师幼的互动回应中,教师时而是引导者,时而是合作者,时而又是支持者,教师的评价、激发、引导和提升,以合理有效的回应方式,促进了师幼之间积极互动,引导着幼儿渐行渐进地通过“条条大路”到达教育者心中的理想彼岸,在无形中提升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