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1、自媒体的随意性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的管控难度增大
自媒体时代网络环境相对宽松,学生可以随时发布所见所闻及对其的观点看法。自媒体网络环境对学生来说,是一片畅所欲言以及互动演绎的乐土。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逐渐养成了出现信息后不进行理性的判断与分析、随意发布、对信息内容断章取义的习惯,从而导致信息传输的内容出现“草根化”的现象。
2、自媒体隐匿性与模糊性减弱了高校对舆论的管控能力
在思想的开放与网络自媒体的促进下,平民的话语权不断增加,自媒体给发言者穿上了“隐身衣”,于是,部分人为谋取私利辄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发表信息,这些信息或是道听途说,或是危言耸听,给高校的网络管控带来很大挑战。2017年上半年我国对部分自媒体平台出台了实名认证发帖、评论的管制措施,但由于开展时间不长,效果还未真正显现。与此同时,很多高校的自媒体平台尚未跟进这一举措,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管控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在各类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后,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和管理难度更是日益加剧,高校要想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与自身相关的舆情信息,应当借助类似蚁坊软件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实现对相关舆情信息的实时全网监测,以便及时对负面舆情做出反应,降低负面舆情对高校的危害。
高校舆情监测:https://www.eef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