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立和完善高校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蚁坊软件小编归纳了以下几点:
1、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
首先,搭建全新监控系统。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布、接收、传播及最近动态。以往基于IP地址或者网络端口进行舆情监控的方法,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已经不适用了,因此,学校需要搭建全新的监控系统来对自媒体进行实时监控。
其次,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系统。信息收集是舆情预警的前期,也是舆情处理的基础。在该系统中,重点是确定信息收集的机制和方法,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定时进行舆情的上报,当出现热点舆情时,需要及时收集、上报舆情,以保证舆情处理部门了解最近的舆情动态并进行相应处理。
再次,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当相关部门收集到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信息之后,必须由知识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对这些信息进行专业分析,例如对网络舆情的敏感度进行分析,对高敏感度的舆情要进行优先处理;又如对舆情的数据分析,包括点击量、评论量、转发量等相关数据。这种专业分析包括很多方面,所以需要成立专业的舆情分析系统。
第四,高校网络舆情报警系统。网络报警系统是连接网络系统分析系统与网络舆情处理系统的桥梁。其主要职能是根据高校网络舆情的热度、危害性以及大学生对其的关注度,将其预警等级进行分级。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仿照已有的网络舆情预警等级,根据高校网络舆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分为轻度舆情、一般舆情、中度舆情、高度舆情和重大舆情。
最后,成立高校网络舆情处理及跟踪系统。网络舆情报警系统进行舆情报警后,如果不作任何处理、任其自由发展,很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给高校带来恶劣的影响。因此,需要成立舆情处理及跟踪系统。其主要职能是接到舆情报警后,根据舆情的等级进行相应的处理,防止或减缓舆情的恶性发展,尽量降低其对学校产生的不良影响。舆情处理并不是工作的终点,还需要对舆情进行跟踪调查,准确掌握舆情的动态,如果发现舆情又反弹的迹象,要迅速做出处理,避免舆情的反复。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保障机制。
2、建立高校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第一,营造良好的自媒体交流空间,增强自媒体网络话语权。教师应积极走近学生,了解其对社会热点新闻的真实想法,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及专业知识,对社会热点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及时对舆情内容进行引导。
第二,构建准确、客观的消息传播机制。首先,对信息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完善信息交流。其次,通过恰当的引导方式,完善自媒体的运行环境。
第三,构建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例如,高校中的就业宣讲部门,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开展竞赛报名等活动。
第四,构建多层次、互动性的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组建优秀的自媒体团队,同时加强对自媒体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首先,要重视“意见领袖”的存在。高校决策层需转变观念,肯定意见领袖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中的重要性。其次,高校管理者要研究意见领袖,发现他们身上不同于普通网民的特征,从学生、团学干部、教师等层面分析不同群体中意见领袖的差异。同时,敢于且善于从学生群体挖掘出可能成为意见领域的培养对象,通过沟通交流,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利用各类网络平台,传递全面的视角及态度。最后,重视意见领袖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持续正确的舆论引导创造有利条件。但也要对意见领袖进行适当约束,例如提醒他们不要浏览负面信息、发布负面言论;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络平台的技术监管,建立校园“防火墙”。
3、资金保障
意见领袖的培养需要资金,例如对优秀的意见领袖进行物质奖励;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及正常运转也必须有资金作为保障。国家可以建立专项拨款制度,也可以和高校联合起来,共同向社会筹集资金。
4、制度保障
国家应加强网络立法,使网络信息监管有法可依,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加重对不良信息传播者的处罚。高校可以制定校规校纪,加强学校网络信息规范。建立健全网络技术保障机制。我国网络起步较晚,网络技术的发展尚不完善,难以完全满足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对软、硬件的开发。其次,网络舆情内容复杂、真假并存,高校学生又容易受到不良舆情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过滤与净化。最后,要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管理。高校自媒体网络舆情的兴起是把双刃剑,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对高校的形象建设大有好处。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应看清网络技术发展的现实,转变原有的网络管理方法,与时俱进地对自媒体平台进行管理。
当然,对高校自媒体网络舆情,只停留在引导机制的研究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高校的管理部门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研究完善,使得高校的舆情引导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序有效。
高校舆情监测:蚁坊软件 https://www.eef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