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红楼梦》中竟有两个“宝玉”,同名也罢,怪在二人模样相同,经历大抵相同,但不过结局不同。究其同与不同之处,下面听笔者细谈,看官尽择雅趣。
二人的名字相貌一样。首先是两家的下人都觉得两个人难以分辨。在第五十六回中,甄府的四个下人被派到贾府向贾母请安,见了宝玉,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进了京了呢。”第一百十五回中,“众人一见两个宝玉在这里,都来瞧看,说道:“真真奇事!名字同了也罢,怎么相貌身材都是一样的。亏得是我们宝玉穿孝,若是一样的衣服穿著,一时也认不出来。”可见在外人眼中,这两个宝玉长得一样。其次,就连两家的家长也难分清这两人。第一百十四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甄应嘉蒙恩还玉阙”,在荣国府贾政的客厅里,应嘉一见宝玉,呆了一呆,心想:“这个怎么甚像我家宝玉?只是浑身缟素。”第一百十五回中,“贾政见甄宝玉果于宝玉一样”,父亲对于儿子的相貌印象之深不必形容,可见二人相貌极其相似。再者,就连两个人见了也不辨彼此。第一百十五回中,贾宝玉初次见了甄宝玉,想到梦中之景。他的梦中之景在第五十七回,两个宝玉在梦中首次结交。甄宝玉见了贾宝玉,心想:“他既和我同名同貌,也是三生石上上的旧精魂了。”
二人的生活环境相似。二人都出生在金陵侯门官宦世家,同为功勋之后。第一主角贾宝玉,父亲贾政任工部员外郎。甄宝玉的父亲甄应嘉为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都生活在高墙大院中,家中显富。第五十七回王夫人携贾宝玉去拜见甄夫人,宝玉“见其家中形景,自与荣宁不甚差别,或有一二稍盛者”。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宝玉都是生活在豪门富宅之中。两人都有一个宠爱自己的祖母,贾宝玉的祖母史老太君宠他自不必说,单看第二回贾雨村说到自己在甄府的教书经历,说甄宝玉的“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再看第五十六回,甄府的四个下人拜见贾母时说:“老太太很疼”。可见虽然祖母各异,但都溺爱孙子。二者周围都围绕着粉状女儿。贾宝玉身边的金陵十二钗等不必多说,第九十三回,甄府下人包勇对贾政说甄宝玉:“从小只管和那些姐妹们在一处玩。”
二人的最初人生观相似。第二回冷子兴学贾宝玉七八岁时的话语:“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雨村学甄宝玉对小厮们的话:“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包好,还尊荣无对的呢!”可见两个人最初的人生观里,都尊崇女儿,这也决定了贾宝玉留恋于大观园和姐姐妹妹们嬉耍玩乐的生活而极厌恶读书追求功名,甄宝玉读书也要两个女儿陪读,读书也不肯用功。
二人都有一个严父。每次贾政让人喊宝玉,宝玉都感到十分怵头。因为金钏的事情和北静王来府中找琪官,贾政几乎把宝玉打死。甄宝玉也如此,包勇说:”老爷、太太也狠打过几次,他只是不改。“
二人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同样经历了一场大病,几欲死去,一个姑娘领到一个地方翻了很多册子,病好后改了脾气,开始读书。宝玉失玉后,第一百十五回和尚送玉,宝玉好了,不料麝月一句话,宝玉复又死去,得到一个女子引领,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又副册”,复生后,同样对儿女情缘看淡了,如袭人所言:“把这些姐妹冷淡了。“第九十三回,贾政问起甄宝玉,包勇道:“老爷若问我们哥儿,倒是一段奇事。哥儿的脾气也和我家老爷一个样子,也是一味的诚实;从小儿只管和那些姐妹们在一处玩,老爷、太太也狠打过几次,他只是不改。那一年太太进京的时候儿,哥儿大病了一场,已经死了半日,把老爷几乎急死,装裹都预备了。幸喜后来好了,嘴里说道,走到一座牌楼那里,见了一个姑娘,领着他到了一座庙里,见了好些柜子,里头见了好些册子;又到屋里,见了无数女子,说是多变了鬼怪似的,也有变做骷髅儿的。他吓急了,便哭喊起来。老爷知他醒过来了,连忙调治,渐渐的好了。老爷仍叫他在姊妹们一处玩去,他竟改了脾气了,好着时候的玩意儿一概都不要了,惟有念书为事。就有什么人来引诱他,他也全不动心。如今渐渐的能够帮着老爷料理些家务了。”
二人最终通过科举考试,都中了。贾宝玉第七名,书中没有提起甄宝玉的名次。但通过二者相见时的谈吐,注定了今后两个人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同。贾宝玉出家做了和尚,甄宝玉仕途中当了官员。
人生长河,孰真孰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