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上小学时,作文开头的套话。现在,活到六十岁的时候,多少也明白了这句话总结了千百年来为大家所接受的真理。人生在世,应该珍惜光阴。不久前,我因病住院,躺在床上,看着光阴随着滴滴药液流走,就想着写点父母如何教我的事:从识字到做人,也算是不敢浪费光阴的一点努力。
这是杨绛《我们仨》里的附录。发出此感叹者是钱瑗,也是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这段文字是她去世前六日所作,内心所感,千言万语全部都聚在这短短的147字当中,其真情实感,透过朴实无华的文字,穿越时空震撼人心。
于是,当我在面对同样病重,躺在床上的外婆时,我望着她消瘦的脸,心下一酸,明明脑子里面写满了不要在她面前流泪,不能让她感受到自己已经药事无医的绝望,可眼泪还是忍不住的流下来,明明之前她还好好的,明明在郴州医院的时候自己还能走,明明那个时候脸还比较圆润,人的精气神也比较足……可现在再看的时候满是迟暮黄昏,整个人的生命力一点一点的消散……
她见我哭,自己也控制不住的流眼泪,从被子里伸出瘦骨如柴的双手,握住我的手,说:“我的外孙女,我的好外孙女……”
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感受到时间的威力,感受到钱瑗说的那句“看着光阴随着滴滴药液流走”,而我的外婆是躺在自己的床上,看着死亡的镰刀一步步向自己靠近。从那天离开到现在,我脑子里一直在想,我的外婆她会想些什么?
我在想现在的她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回顾自己的一生,又或者是什么都不想静静等待死亡的到来——我觉得这是极为残酷的一件事情……但……我不知道外婆会想些什么,我只知道时间……真快,快的让人还未长大,就已经长大。
就像我一直不敢相信外婆病重的事实,我也一直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长大了且已经到了要成家的地步,我还一直以为我是个孩子,还正在读着书,肆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渴望有一份纯粹的爱情来蹉跎时光……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很长,长到等一个寒暑假都觉得是过了一辈子的事情,总盼望着自己能够长大,这样就能赚钱养家——主要是能赚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觉得长大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那时候不考虑自己的工作是什么类型,想着光是一个卖衣服的导购就足够厉害,每年都盼望着自己的生日早点到来,用笔在日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用倒计时的方式一天一天,一遍一遍提醒着自己的父母,告诉他们要准备自己老早就想好的生日礼物……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时间很短了呢?
大三搬到老校区时,一个人在狭长的寝室,趁着无人打扰在录电台,选了一篇《二十几岁,没有十年》的稿子。如今电台没做了,以前闲暇的时光被工作占领的十无一二,倒不是因为忙,而是不想再折腾一些没有“意义”的兴趣爱好了,行为动机变得极为现实,觉着工作完了就应该休息,一切不再床上躺着或者不再电脑上消磨时光得行为都等同于工作,工作第一年趁着晚上无聊的时光在网络上做了一个接待,一块钱一个小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消磨时光。那时候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
后来慢慢看清了,也慢慢想明白了,看透了现在这份工作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份毫无上升空间的工作且在内部充满了对此类人群的鄙夷情绪之后明白有些路总要还的。那些在初高中消磨的时光,那些在大学放纵的日子,一点一点叠加在有限的十年,最为关键的是在25岁的时候一个我觉得除了他实在想象不出还有谁会是以后伴侣的人没有一声招呼默默删除所有的联系方式——我成为了一个单身狗。一个没有钱,没有颜,没有时间的单身狗。
周围开始变着花样的提醒我二十几年的时间不多了,很快就要往三跑了,即使很多人在第一次见到我时会说,现在还在读高中吗让人小小窃喜一下之后,一句几几年生人很快把这一丝窃喜狠狠的拍打在沙滩上。工作履历也从原来工作一年的新人变成一个工作好几年的老鸟,可犯的错误次数和荒唐程度依然宛如一只小鸟,顿时让人羞愧难当,再也无法理直气壮的告诉对方我是新来的,不熟悉业务之类的话了。而更为关键的是,来自于家里的弟弟带来的女友让人见识了妯娌关系、婆媳关系以及深刻的挑战了自己对于家庭地位的认识,让我深刻反思嫁出去的女儿果真是泼出去的水……以上种种宛如一摞又一摞的稻草搁在我的心上,让我不堪重负,更别提相亲时遇到的“户口调查户”简直写实的印证了相亲市场的残酷。
外婆的生病还有现在正在进行的相亲,生活中中的变化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其实我现在每天晚上学习的行为很反常,大量购书的行为也是,开始不切实际的求神拜佛希望上天能给我分配一个合格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