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始,各个人物形象依次出场,满屋是书、演算纸并且有些不谙世事的中学教师石泓、略显疲惫的母亲陈婧和看上去被严厉管教的女儿,帅我一脸的王凯……啊不,是英俊智慧的副教授唐川(什么好像是我一同学的名字?!)以及警员罗淼等人。
案件大致如下:陈婧前夫傅坚嗜赌嗜酒,一天又来骚扰她试图获得钱财,甚至想强/暴陈婧及亲生女儿。母女几近绝望,女儿用奖杯击中傅坚,陈婧用绳子勒死他。事情被石泓发现,石泓想要并且帮助母女二人伪造各种证据逃过了警察的调查。推理一环扣一环,在此,我们按照时间线概括。四月十一日,命案发生,石泓应该是将傅坚碎尸扔入河中。四月十二日,石泓雇了一名流浪汉,伪造他就是傅坚,在旅馆留下DNA,指纹等证据,最后将其杀害于河川边,烧毁手指,砸烂脸部,让警方误以为流浪就是傅坚,案件发生在四月十二日,而陈婧母女二人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以此摆脱嫌疑。当警方开始怀疑时,石泓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变态跟踪狂,拍摄了陈婧与坤哥(某种意义的老相好)、女儿欣欣的照片,并威胁暗示要迫害欣欣。陈婧吓坏了,报警。而唐川此时发现石泓偷走了自己的声波仪(文科生不记得名字了),很有可能造成命案。警方很快控制了欣欣所在的校车,罗淼此时意识到石泓的目标在于唐川而非欣欣(有时候看起来是几何问题,实际上却是函数问题。)杀害唐川,便可掩盖真相。但为时已晚,石泓用声波仪攻击了唐川。“幸运”的是,仅造成唐川脖子扭伤,未出人命。最后,警方逮捕石泓,石泓对一切罪行供认不讳,称自己因爱慕陈婧而杀害其前夫,并且跟踪了陈婧多年。就在所有人以为案件即将结束时,唐川(眯了眯眼,)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想起少年时,石泓给自己出题,题目很容易让人陷入惯性思维。他发现这一切,都是谁表面上的“几何问题”。(我的理解)最后经过推理,唐川清楚了事情的经过。他先后去找了陈婧和石泓,告诉他们自己的分析。石泓对他的推理表示默认,但他早已明白对自己的判刑不会有丝毫改变。唐川痛苦地问:“为什你要这么保护她?”监狱的大门已经关上,石泓在心里给出答案:因为陈婧母女俩救过他的命。简言之,便是给了他生的希望。石泓认为这不是掩护,而是报恩。没想到,这一切都被陈婧知道了,她已经向警方自首。二人相遇,落泪。而唐川离开了,向着一个光亮的地方。三个月后,此案开庭,作为证人的唐川与被押的石泓在电梯相遇,石泓看到他手里拿着的数学题,问他“难吗?”唐川说:“难。太难了。”
故事的情节在于因果关系,我们就从几个因果关系来看一下我从这部电影想到的一些东西。
1·陈婧杀人,是自我保护。其实我是想借此来骂骂傅坚这个角色。简单粗暴地把他设定成了一个混蛋,很能勾起人的怒火。很多柯南里的命案,凶手的杀人动机大多是带有正义感的,但又与此不同,因为陈婧是在正当防卫。而对于所谓正义的杀人,我认为他们是在以暴制暴,我是反感、反对的,毕竟二十一世纪了,大家都是法治社会。(此言论也挺片面,废话我不扯了…)而在这里,我更关注到,在被人渣傅坚强迫时,陈婧和女儿欣欣,作为女性和未成人,是多么脆弱又无力啊!她们根本没有力量来保护自己!她们是多害怕啊,却只能流下恐惧的眼泪。那个瞬间,我从头到脚体会到,男女是不平等的,是不可能平等的,女性生来弱小,而这弱小所引来的一切,欺压和怜悯,全部都是不平等的产物。这是全人类的劣根性。(或许对劣根性这个词用得不太妥当)彻头彻尾的无力感在我心中出现。我绝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苦笑),属于哪个流派就不知道了,大概是zyq派女权主义吧(笑)。但是呢,在提出“保护女性”的同时,我就间接地承认了男女不平等的现实,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2·石泓说,陈婧母女救过他的命。在他陷入解不开的难题时,他想自杀来结束他的生命,但是陈婧母女那种对生命的爱让他看到了生的勇气与希望。石泓,是不是太缺爱了,而且他自己也不会爱别人,恰恰是最不在乎也最不拿手的东西,让他不再冷静。石泓说,从来没有人跟我这样说过(怎么挑橙子)。我一直觉得,既然你之前如此痛苦找不到出路,那为什么轻而易举地选择活下去呢?这是让观众容易产生质疑的地方。其实也不难理解,一件小事,对每一个特殊的人有不同的影响。但是电影没有把这一点更详细地解释出来,会让观众觉得,石泓为陈婧母女做了太多,不值得。
3·你的献身是否有意义。整个电影关于嫌疑人我只记得一句台词:“警察找不到新的证据,就会去调查下一个嫌疑人。”百度了一下,“献身”是指奉献或献出。石泓献出自己,试图救陈婧母女二人。其实一开始就是错的,陈婧杀了人,首先想到的是自首,她是个善良的人。石泓怎么会想不到,如若瞒天过海,陈婧以后每日都会活在担忧、恐惧中呢?结果呢?石泓杀了一个完全无辜的流浪汉,而陈婧因为过不了良心这道坎选择自首。石泓没有没有改变什么,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感情,所以去报恩,但是他忽略了别人的“心”。谁让他不懂感情这东西呢!
让我们来做个假设。石泓预计的一切都实现了,他被关在狱中。陈婧母女很幸福。石泓会觉得满足,完成报恩。那么他的生命呢?已经失去了自由,那和当时自杀死去有什么不同?这一切有何意义?我想了想,或许对于他的意义在于这段经历的过程,他明白了爱。就像旅行,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还花了不少钱。不虚此行,正是因为旅行给了留在我们一些特别的生命印记吧。当然,这两个意义并不能相提并论。
石泓说:他们就像时钟里没用的齿轮,每天都重复无意义的生活。所以他就能轻易地将其杀害?!何等冷漠的人啊,明明感受到了生的美好,却没有尊重每一个生命。没有齿轮,时钟怎么能运行呢?或许正是不明白这一点,他才会轻易地把自己定义为无用的生命而走上自杀的路。
最后再来说说,这个不得不说的“少年的博弈”。出题、解题,还有运动,就是唐川和石泓的交往方式。(私心,我的腐女之魂大燃)同样聪明的人,也可以说是难得的知音,没想到多年之后,他们以这种方式相遇,又以这种方式结局,让人唏嘘。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想着标题的这个短语,这次石泓给唐川出的一道难题,最终被解开了,所以才有了结尾的对话。谁赢了呢?恐怕这次,是一场平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