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贴唱混音笔记——翻唱作品《兰若词》

CAST

唱:白臣&秋月Aki

修音:秋月Aki

混音:叶靖云

和声:幽煌

美工:二离漓

念白:公子羽

试听地址:https://music.163.com/#/song?id=1406905465

我们可以一边听一边回忆一下我都对这首歌进行了什么处理。

这是一首翻唱作品,两个歌手都是我很好的朋友,秋月最近刚刚更换了修音软件,从autotune回到了melodyne,据说也因为是如此所以有些不太习惯,虽说给我的时候据说已经将前期工作(降噪、修音、对轨)做过一遍,但我还是对音准做了轻微的二次修复。在这里不得不尬吹一波MELO的保真度,经历过两次修音导出的音仍然也还觉得过得去。当然了,这里仔细听,其实人声还是多少听得出细微的电音。

修完音之后就将人声都导入到宿主中。

现在我手上的素材是,一轨伴奏,一轨女声一轨男声,三轨吟唱和声,一轨念白。

我习惯先暂且不看念白,毕竟念白因为音律不跟着伴奏的音律节奏和调子走,又经常插入在伴奏前奏、伴奏等等乐器色彩特别突出的地方,很难像歌唱声部那样做到完全融入伴奏。一般都会被伴奏压。所以我个人习惯,如果没有什么特别要求的话,只要念白最后做的足够“好听”,让伴奏在音量上避让念白,突出念白即可。

于是我静音了念白音轨,再看三个歌手各自的特点和问题。在这个阶段,我需要初步去分析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终目标,是奔着“如何融入声场”和“如何变得好听”去的。这就是我在动手之前要做的全部事情。

听了一遍人声之后,我得出以下初步分析。

女声:女声的音色偏少女。在150HZ以下都没有人声。但是设备仍然接收到很多很脏的低频信号。女声相比整体都很单薄,缺乏谐波。虽然“很干净”但是“不温暖”。

男声:男声的音色比较低沉,因为低八度再加上设备低音炮加持,低频异常厚重。频谱分析也的确如此。但他的低频很好听,是一种很暖的感觉。谐波相比女声而言非常丰富。

和声:和声略显缺频,而且有点脏,这好像是录音环境引起的,在低频有类似喷麦的隆隆声(但并非的确由于喷麦引起,据说是因为录音环境的关系录进去了一些鼓动气流的声音),所幸的是和声本身低切会刻意多切一些超低频的部分来造成单薄的感觉,不和主人声抢力量,所以问题不大。

 

于是开始操作的时候,我先静音了两个主唱人声轨,从和声开始。我通过前后移动5毫秒的方式把每个和声轨都变成了2遍,换言之,现在是6轨吟唱和声,分别是低音、中音、高音。然后我对这些和声轨都进行了声相设置,让他们声场宽阔起来,并“进入”伴奏里去。高音吟唱分别PAN到最左最右,中音则在75%,低音在左右40%。这是因为按照伴奏里的乐器摆位,我们一般习惯低音节奏乐器在中间“打地基”,而高音的声部则让他在周围“像唱诗班一样开阔好听”。

随后我对每个和声轨都加上了修复性的EQ,因为和声本身要对主音进行避让,加上它本身就缺频,我对所有不好听的频率都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衰减和避让。越是高的声部,甚至低切到了500HZ,来把能量最大的地方极大的避让给主唱。高音声部我还做了8000HZ的提升,让他音色显得高亮而梦幻。

之后,为了凸显两边声场的不同,增加立体感,我给所有左声道的吟唱都加上了略微提高低频削弱高频的第二个EQ,相对的,给右声道统一提升了高频。

这就让左右声场瞬间开阔了起来,但是这还不够,他们仍然像在一个小教室唱歌,而伴奏像是在录音机放出来的一样,不在一个空间里。

我为人声和伴奏都加入了一个大的大堂混响,一个小的房间混响。实际上,我个人的理解是,大堂混响和房间混响,没有真正定义上的不同,只是描述空间的大小不一样。而板式混响的作用大多是用以装饰声音。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不会放两个描述空间不一样的混响,这会让声场描述变得很奇怪。但这首歌整体风格是“仙气”。仿佛空洞而不能托起缥缈的回声式混响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它显得空间太过广了。那种明显声音出去后哐哐的回响显得很空。感觉干声和湿声之间还缺乏了一块粘合剂,于是我用小一些的,短一些混响声,将中间这块填补了起来。

在这里,我是同时给吟唱人声和伴奏都加上这两个混响,然后最后重新平衡一下音量,来让他们都揉进了一个空间去。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处理两个主唱人声。

在这首歌里我学到的最大的知识点,或者说是一个最大的常识,但这次我真切感受到了——不要在EQ里加入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

正如一开始听到的那样,女声的音轨低频部分没有什么人声,但设备录进去了很多浑浊的低频,这种感觉真的很灵异。也让人很不舒服。

我先是试图给女声低频增加点儿谐波,然后配合男声浑厚的低频,我完全不敢削弱女声的低频,总幻想就这样,两个人的EQ就是平衡的。但我忽略了一件事,我保留的这些东西,都是“脏东西”。180HZ以下没有一个声音是我需要的。

前面对贴唱人声的基础处理不赘述,我处理完了激励、EQ、压缩和齿音消除,到最后加上混响后,直到两个人的声音调整到最后,我才恍然大悟,女声的声音听起来依然浑浊,是因为低频里的“脏东西”太多了。我竟然试图在EQ里去增加120-180HZ里的噪音!

说一万遍,真的对自己说一万遍,不要在EQ里增加不存在的东西。尽管女声缺少100HZ左右的胸腔共鸣,但是既然没有就不要去可惜它。

我把心一横直接使用中等斜率的低切切到180HZ,瞬间觉得世界都开阔了。

记住,所有的EQ规则,只是常规规则。当歌手不按常理出牌的时候,当你希望声音更好听的时候,都要抛弃这些规则。——鲁迅没说过。

 

后来我给人声添加了很多湿声效果,现在来列数一下这些效果的作用。另外提一嘴,不是所有的歌都需要加这么多东西,现在越来越流行声音相对“干”的效果,但这首歌的风格、伴奏使然。我们怎么样用混响和丰富的延迟来营造,但又不让效果显得很脏、很乱、像是全民K歌的一键式大混响,就必须要清楚我们添加的每个效果都是为了什么,有的放矢。

“我需要什么效果”,而不是“我习惯要加什么效果。”

首先,我将两个人声都发送给了方才设置好的大堂混响和房间混响,这是为了人声和伴奏进入一个同样的空间,随后我又单独使用莱斯康混响制作了一个板式混响,并给它发送给了人声和伴奏以及吟唱。(是的,不仅是人声,背景声也用了,只是添加了极少极少的发送量。)这是因为我发现仅仅有空间混响,人声还不够“美”,但如果单独添加给人声,人声的临场感又会脱节。

随后,我又为人声添加了一个单声道的延迟效果,延迟时间在1/4拍,较少的feedback让人声基本在延迟2-3遍之后就听不到。所有的教程都会说,延迟比混响更具有空间描述性。但可能是因为我个人在小白时期一直只依靠混响,故而对于这种描述,直到现在还不能完全感同身受。我喜欢用单声道延迟来增强本身已经设置好的混响场的感知,这说起来有点玄幻,大体的感觉就是,把延迟放在混响里,声场融为一体,感觉它就是因为这个混响场地里偶尔碰到几个反射很明显的物体引起的,比较清晰的回响声一样。(本身自然混响的形成,就是许多连贯的、无法被准确分辨的回声连成一片形成的,而我喜欢在这里面添加一两个人耳能稍微分辨的细节成分)

之后,我为这个延迟后面串联添加了一个干湿比较小的大堂混响——是的,我为延迟声又添加了一层混响,让它更好的藏在混响里。毕竟自然反射声若在空间里真实存在,最后也是会二次反射,最终慢慢融入虚空的。(CUBASE宿主里,效果轨可以再发送给另一个效果轨,但STUDIO ONE不行。我的做法是在HDELAY后面串联插入一个和我的大堂混响一样参数的混响,并把干湿比调到22%。)

随后,我为人声添加了第二个延迟,这是一个立体声的乒乓延迟,同样是用H-DELAY做的。所有的高低切参数和FEEDBACK和第一个都一样,只是时间变成了1/2拍,发送量更少,同样在后面插入了干湿比为22%的大堂混响。

乒乓延迟一般来说对空间来说有一点混乱描述的感觉。它显得并不自然,但却非常仙气——所以,请不要滥用。

乒乓延迟是一种左右声道交叉回弹的效果,一般在四面环绕的空间里不太容易形成,我自己也没有听到过,但听朋友提到过在桥洞听过【手动狗头】。我思索着这可能是因为那里恰巧只有左右两边有反射墙,而前方和后方是空洞的。

我将乒乓延迟的发送量设置的很小,很隐约,并且时间是在单声道延迟后面,这会有一种,延迟声渐渐荡漾开来的感觉。

第三个延迟效果是waves效果器的doubler.如果你在B站搜索“贴唱如何让人声更丰满”。很多人都会介绍这个方法。和这个方法同样的原理的就是人声垫唱,那是更自然、更高级的做法。它某种程度上就是延迟。是通过短暂的细微延时(5-10MS),在左右声道复制出一轨人声,并通过15MS以下人声察觉不到的变调来让左右两边都被加入不同的人声叠影——要注意,这种方式发送的延迟,最好不要使用15DB以上的发送量,不要疑惑我们听不到我添加进去的人声,我要的效果就是要你听不到。听不到看似合唱的效果,但人声的确变肥厚了。这非常有趣而且值得一试。

到此为止,所有效果器都铺垫好了,这首歌的制作也就进入了最后阶段——包络和母线效果。

因为伴奏动态变化很大,我不仅对伴奏进行了音量动态控制,也对人声的音量、两个延迟、三个混响都进行了动态控制。这一步才是这一首歌最耗时的所在。

我起初在母线上添加了J37磁带机——很多时候这样的处理能让声音变得更温暖好听。但我意外的发现这首歌不需要。它需要营造的就是一种清冷的感觉,适合干干净净的感受,于是最后又关掉了。我仅仅是在母线上微调了一下,扩大了伴奏里不会压人声又很好听的高频和低频的装饰音,这首歌最终完成。

最后还是不得不提,一首歌第一天制作完之后,的确是不能马上就急着交出,必须要1-2天冷静后重新审视。我在2天后重新进行了部分效果器的微调,随后,歌手们又重新上传了一遍。血的教训呐……

说了这么久,喜欢这首歌的孩子们记得在歌手主页踩个脚印噢。

再来一次试听地址:https://music.163.com/#/song?id=1406905465

我是歌手、后期,叶靖云。如有需要交流学习或者下单可以联系我。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