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虎添双翼助基层,荧光胸腔镜+智能3D助力提高肿瘤诊治技术水平
eddatech 2019-07-18

近期出版的《健康报》报道了南京市胸科医院在中国地/县域医院肿瘤微创技术推广项目之江苏省胸外科手术高级研讨班上,通过网络直播手术、线上观摩的形式,帮助周边地县医院提高肿瘤诊治技术水平。该院通过这次活动,直观展示了其胸外科荧光胸腔镜+ IQQA 3D Lung智能平台新技术,辅助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的全过程。这也是IQQA智能平台赋能医生精准检诊疗、使人工智能走进胸外科手术室并推广到基层努力的一个新进展。

南京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作为江苏省最早开展胸部微创手术的科室,2018年手术量达2200台次,胸腔镜手术比例占93%,在全国大型医院胸外科普手术量统计排名前30位。在以往开展的胸腔镜肺叶切除、纵隔镜手术基础上,科室团队引进了国内较先进的单孔荧光胸腔镜以及EDDA科技的IQQA-3D智能平台,三位一体的“全量化的精准术前评估及规划、精细化的术中智能导航、系统性的术后科学随访”,将胸肺微创手术的诊疗水平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肺部小结节及磨玻璃影的检出率增高和两肺多发等特点显现,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发重要。南京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杨如松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在肺段切除上采用“荧光法”辅以IQQA-3D Lung智能平台的三维全量化重建图像,精确判定段间交界面。这种方法具有简便、快捷、清晰、不影响手术视野等优点。杨如松教授及其团队将此新技术成功应用于肺段、肺亚段、联合亚段手术中,目前已累计完成此类手术300多例次。

随着IQQA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的应用推广,国内已有近百家大型医院胸外科引入IQQA-3D Lung三维精准评估技术,结合先进的荧光胸腔镜设备,在手术中通过实时互动全量化的3D图像,辅助医生定位并精准切除病灶肺段或亚段。大量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证明,IQQA作为胸外科术前规划的必备工具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将逐步推广到国内各级医院的胸外科,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杨如松,南京市胸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东南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会员。

业务专长:从事胸心外科专业十五年,精于胸外科常见病及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擅长于各类肺癌根治手术,如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等,尤其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系统性清扫有深入的探索。擅长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手术,对高位食管癌的手术、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有一定的研究;熟练掌握电视胸腔镜在普胸外科的应用;熟练掌握电视纵隔镜的手术操作,将电视纵隔镜应用于胸内(纵隔)疑难疾病的诊断及肺癌的准确分期;擅长胃镜下治疗操作,包括经皮胃造瘘术、食管扩张术及食管支架植入术。

学术成就: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二十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共5项。主持南京市卫生局重点课题一项,参加"肺移植的临床研究"课题。系南京市第五届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获得者。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